五帝根基氣運不穩,而後有眾帝出,戰事多。
各帝司其德,升座火雲宮。
後以五帝為尊,分為少昊、顓頊、帝嚳、堯、舜,定位人族五帝。
——《上古紀·五帝》
妖物開竅之後,就會自血脈天地之間本能的學會修行,從而踏上修行之路,這血脈所得乃為其始祖所傳,而天地之法,除卻那天賦縱橫之輩可演察天地奧秘,更多的則是因妖族聖人之故,聖人執掌天地,非同小可,能出聖人,自有氣運綿延。
不過大部分的妖族所得道法卻都是簡單的部分,其一是因為血脈淡薄,其二乃是天資不高,再加上無人指點,隻能自己摸索,比人類修行要花費更多的時間。
此番能夠得到玄離的指點,對於蟆娘來說,也是一場大機緣,因此心中漸漸生了投靠的想法,請教了諸多問題之後,便也不在隱瞞,道出了族中的一個秘密。
“我們這族蛤蟆卻是有一件煉寶的本事,不知尊神可曾聽聞?”
玄離聽聞,心中倒是有幾分好奇,每個物種都有可取之處,但是同一物種能夠傳承下來的本領有時候非常相似,但是有時候卻能夠出現不同的神通,卻是玄妙。
蟆娘繼續言道:“傳說我們蛤蟆一族的始祖乃是兩隻蛤蟆,一隻為陰蟾一隻為陽蟾,有甚神通卻是不知了,後來陰蟾被月宮之中的一位大神帶走了,陽蟾則跟了一位仙人,我們蛤蟆就是兩蟾的後代,但是一代代傳下來,卻逐漸有了不同,雖說都是近親,但是成就妖身之後覺醒的神通卻是不同。我這一族除了天生的神通之外,還會祭煉寶物。”
而後接著說:“族中小輩但凡開了靈識,就會由往後背填充與自身屬性相合之物,我族後背其形不佳,但天生能夠孕育一種靈液,最是可以滋養寶物,隨著修行的慢慢增加,寶物也會慢慢提升,從而反過來刺激我們本身的血脈,連帶著自身血脈中的屬性也能稍有提純,隻可惜並無祭煉法寶的功訣,因此除了最簡單的運用之外,隻是帶在身上打磨罷了,剛才聽聞尊神提起這五行之物,若是需要,便讓小妖們將此物取出獻於尊神。”
玄離聽著也是感覺十分的驚奇,若是真的如此,那豈不是相當於每個蛤蟆都有伴生的寶物,雖不能保證品質上乘,但是祭煉成法寶的話定是十分順手,當真是造化神奇啊,不過雖說這群蛤蟆也能算作自己的信徒,不過任意取用卻也不必,若是無主的寶物取了也自無不可,既然是花費了許久滋養而來,那就不必奪了這些小妖的機緣。
蟆娘看到玄離若有所思,便繼續說道:“尊神不必顧慮,此物對於我族卻也並無大益,尊神若有需要自可取用,隻是此事卻是我族之秘,萬望尊神勿道於他人知曉。”
此就是懷璧其罪了,玄離略一思量道:“既如此,那吾便出個法子,族中眾妖,若是願意將寶物現出,吾便出手替祭煉一件寶物,剩餘下來的吾便取用了,若是不願的,那也不必勉強。”如此,也算是了斷因果。
蟆娘聞言更是大喜,知曉這卻是占了天大的便宜,若是眾小妖均能有趁手的寶物,卻是保命的機會大大的增加:“尊神大恩,小妖等早盼有趁手法寶,定當永記尊神神恩。”
由此,對於之前的想法更是肯定,這蟆娘也是一有決斷的妖物,心中一衝動便拜倒在地:“尊神大恩,卻是無以為報,自今日起,吾蛤蟆一族奉土地正神為尊,但有驅使莫敢不從,若違此言,形神俱滅不入輪回,還望尊神收留。”
玄離心中倒是稍有驚訝,沒想到這蟆娘卻有此決斷,由此看來心誌十分堅毅,日後有機會倒是可以栽培一番,能將自己一座洞府的命運壓在自己身上,此時看來已大是不易了。
也不起身,隻回道:“起來吧,我且先說在前麵,我的手段你還不知曉,若是今日入了我的座下,卻是要奉我諭令,若是有違,怕是神魂俱滅也是難得,你且想好了,現在若是反悔還來得及。”
蟆娘心中一寒,隻覺得空氣都冷了幾分,這在她的修為卻是多少年沒有這樣的感覺了,心中稍稍猶豫,自己這樣衝動把整個洞府的命運托付出去,不知是對是錯,也罷,此時再不投靠,怕是過的幾日,尊神一飛衝天,我這等草種泥蛙,哪裏還說得上話,定下心來:“好叫尊神得知,並不敢有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