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灌了一大口水,繼續說:“你爺爺上山插隊前,在軍隊裏待過,退役也幹過生意買賣,後來他們響應國家號召,不遠萬裏來到了Y市紮根。我也是聽你奶奶說得這些,你爺爺有一筆積蓄,當年你爺爺過世的時候,他在臨死前也明明白白地跟所有人交代了,遺產分四份,一份給你奶奶,剩下的三份給子女。結果你也看到了,他一死,還沒落葬呢,你奶奶就歇斯底裏地胡鬧,硬是把那些東西都攥在了自己的手裏。
你大姑家業不菲,她是不在乎那些,你小姑本來就是你奶奶的親生女兒,她更是有恃無恐,可是你爸呢,看看這些年!他不聲不響的妥協換來的是什麼?
當時我就不同意你爸的決定,可是他總說老人家苦了一輩子,手裏捏著錢腰杆子才硬。說句不好聽的話,我那時候想著,也是算了不和老人較真,你奶奶窮苦出身,一個人拉扯三個孩子也不容易,既然她想拿著就拿著吧。你爸是獨子,這再怎麼分也有你爸的份吧?
可是你看看他,臨到關鍵時候,你奶奶一說,他說不要就不要了,還應下要拿咱們家的房子抵債!前幾天他專門去你奶奶那裏下保證,不要一分錢。簡直是氣死我了!他怎麼可以這樣對我,怎麼可以這麼對這個家?”
老媽說的是聲淚俱下,我也總算鬧明白了他倆是為什麼吵架。
還是為了遺產。好吧,爺爺去世那會,我還小,不太懂這其中的厲害。隻知道那個時候,奶奶的確沒有按著爺爺說的把積蓄分了。如今我也工作了,法律方麵的事情我雖然不在行,但是爸爸放棄繼承這件事的確欠妥。有些事情媽媽也願意聽我的意見,我捋了下思路,準備開勸。
“媽媽,你覺得是遺產重要,還是老爸重要?”
老媽一頓,憤憤道:
“這兩個沒有可比性!”
“那好,換個思路問你。遺產繼承這件事不是說不要它就能作數的,得有第三方證人出麵作證,無論是口頭遺囑還是書麵遺囑都具有時效性。作為子女本來就是法定繼承人,除非因為特殊原因才會沒有繼承權。我的同學裏有學法律的,我可以請他詳細地給你們普及一下法律知識,隻要爸爸是爺爺的兒子,按著爺爺生前立下的遺囑,總能有辦法讓爸爸繼承一部分。
但是如果咱們這樣做了,奶奶一定會很生氣,有可能會氣得發病,也有可能會傷心欲絕,那個時候,爸爸就會更加難過,換言之他就會真的要和你生氣了,以爸爸看中名譽的性格,他甚至有可能和你離婚。又或者,你成全爸爸的孝心,一筆遺產而已,爺爺就算再有錢四分之下還能剩多少?你棄掉遺產,爸爸會覺得你懂他,站在他這一邊,我想以後會怎麼樣,就不用我說了吧?”
我媽被我駁的沒話說,隻能拿我撒氣:“你個死丫頭,果然還是向著你爸!我白把你叫回來了!”
我忍不住樂了:“不是我奶奶叫我回來的麼?”
“哼!”
“好啦,我的母後大人,你聽我說,我知道你其實一點也不在意那筆遺產,你和我爸勤勤懇懇一輩子,白手起家掙下了這些家業,分居那麼多年,一個為了拉扯我,一個為了抓匪徒,都很不容易。現在你所期盼的隻有兩件事,一是我能更有出息,二就是你能和我爸好好的一起到老。現在我爸卻問都不問你的意見就答應了奶奶不要遺產的要求,也不給你解釋。你覺得這是對你的不尊重,他沒有把你放在眼裏,沒有和你商量。所以你心裏不痛快,你覺得自己沒有存在感。對不對?”
老媽不說話了。
我繼續循循善誘:“可是老媽你也站在老爸的角度想一想,奶奶為什麼要爸爸這麼做?他也是爺爺的兒子,憑什麼說放棄就放棄,還不是因為孝順!奶奶從爺爺去世開始就一直對爸爸淡淡的,我心裏也覺得難受,為爸爸心疼。可是她是長輩,一頂不孝的帽子扣下來,爸爸隻能乖乖就範。他敬重奶奶,不僅因為她是一手將他養大的養母,更因為她是爺爺的妻子。成全奶奶,就是成全爺爺。”
在我看來,父親這一角色在每一個人的心目中是偉岸而高大的。
就像我的爸爸,從小到大,雖然從不寵溺我,從不親近我,可是他對我的愛如同涓涓細流,默默付出在我看不到的地方。
以前上學時候,和媽媽通電話,我總是可以聊好長時間,從今天早上吃了茄子餡兒的餡兒餅到晚上買的葡萄很酸,從周末看了一場電影到下個星期和同學約好去哪哪兒郊遊,幾乎是無話不談;和爸爸,總是覺得隔了一層什麼,說話的時候總是帶了一些顧忌。
那時候總覺得可能是從小一直被媽媽帶在身邊,對爸爸的親昵已經有些不太習慣,可漸漸地我才明白,這份顧忌是因為敬重,因為爸爸就像是我不能跨越的高山,我隻能永遠地仰望,崇拜。他是我穩健的靠山,是我堅實的堡壘。小的時候他為我遮風擋雨,長大了他為我默默打點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