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就是烏家堡。
前方也迎來了一個人。那是一個和尚。
寧楚正自欣喜於此行的最大收獲——墨麟。這把刀給他的感覺是如此的熟悉,乃至他剛一握住它,就知道,這是他一生的夥伴。
墨麟入手,發出一陣陣歡愉的刀鳴,隨後化作一道流光,沒入寧楚體內。
堪稱完美的旅途。寧楚默默想著。墨麟的氣息完美無瑕的融入他的身體,仿佛它一直都存在於他的生命一般。感受著體內真元的流轉,寧楚嘴角不自覺露出一抹微笑。
法力日益精進,前路亦然明朗。或許,寧伯的心願能夠早日幫他達成了。
“施主請留步。”和尚唱了聲佛號,向著寧楚正色道。
“大師有何見教?”寧楚心情大好,作揖還禮。
“貧僧烏雲寺行雲,想請施主隨我走上一趟。”
“烏雲寺?”寧楚皺了皺眉,曾聽寧伯說過,烏雲寺立於烏雲山之巔,曆古已久。初時並非叫做烏雲寺,而稱彌勒古堂,據說當年一遊方高僧雲遊至此,見烏雲山景色綺麗,山勢雄偉,山巔盤一巨石,狀如彌勒,堪稱佛跡,遂於山巔之處建彌勒古堂,傳下佛法。隻因後來烏雲山方圓數十裏被烏家堡納入,堡主烏震天一棒橫掃彌勒古堂。從此之後彌勒古堂更名烏雲寺,受轄烏家堡。
“在下還有些事情,不便隨大師而去,日後有閑暇,定當登門拜訪。”雖然寧楚對這個烏雲寺也頗多好奇,也想一睹烏雲之巔的奇景,但想到寧伯的叮囑,隻能謝絕。
“阿彌陀佛。”行雲和尚歎了口氣,“歸雲山之變牽涉天下,恐怕由不得施主了。”
寧楚一愣,“什麼歸雲山之變?”這又跟自己有什麼關係呢。
“施主從歸雲山而來,當知前方魔氣滔天,此乃大凶之兆。”行雲看著寧楚,“我觀施主眉眼泛黑,當是魔氣入體。”
寧楚心裏一個咯噔,魔氣入體?墨麟?
不可能!
“胡說八道!”寧楚厭惡的看了行雲一眼,覺得這個和尚怎麼看怎麼不順眼,抬腳就要繼續趕路。
“我佛慈悲!”行雲微微搖頭,也抬腳向前走去。
“什麼!”寧楚大驚,他的雙腳已然不受控製,再也無法向前邁出一步。
這個和尚,佛法竟如此精深嗎?自己竟然絲毫沒有察覺,恐怕隻有寧伯才能製得住吧?
一想到這裏,寧楚大呼糟糕,自己要是被這個和尚帶走,寧伯到了烏家堡找不到自己了怎麼辦?
那可不行!寧楚運起全身的真氣,企圖掙脫行雲的控製。
“哦——”行雲扭頭看了一眼,微微一笑,“卻是貧僧看走了眼,想不到施主竟是靈極元極同修的路數。”
行雲也無動作,隻是道了聲佛法,寧楚體內剛剛運轉起來的真氣居然全都安靜了下來。
寧楚睜大了眼睛,這個和尚的道境修為比自己想象的還要深厚,無相道境,歸一道境,還是更高深的妙有道境?
世人修煉,不過是為了求仙問道而已,亙古以來,人們把修煉分為法境四極,道境四真。所謂法境四極,是世人修煉的不同方向,分為靈極(吞吐天地靈氣,鑄就靈軀)、元極(煉真元強己身,鑄不朽體魄)、法極(借萬千道法,以破天地)、命極(推演過去未來,破天命鑄仙途),雖然方向方法不同,但殊途同歸,所以才有了道境四真的說法,分為真元無相、真我歸一、真空妙有、真神返虛。據說能夠達至返虛道境的人已然能夠勘破命理,不避天道,再進一步,便能夠超脫生死,羽化登仙。
當然,那等境界高深的人已經多年未曾在大陸出現了,或許,在傳說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仙島才能有吧。
此時此刻,寧楚也隻能無可奈何的幹瞪眼了,隻是不知這個和尚到底要幹什麼,他心裏暗暗祈禱,隻希望行雲快點結束,不要誤了他和寧伯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