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瀑布順流而下向東十餘裏,有一片盆地,方圓約五六十裏,河水流經此處形如月牙,名曰:月牙河。月牙河畔生存有一部族名曰:月氏族,世代繁衍於此已不知多少年了。因其地處太華山腳,但有滅族之危便可據險而守,所以長存至今。此時正值仲夏,野草滿布山野,直沒小腿,食物豐沛,萬物興盛,正是月氏族一年中豐收的季節。
這日午時,西北山丘之上,隱約可見一隊騎兵往月氏族所在方向疾奔,馬蹄聲響成一片,如有撼山動地。等到近前,但見高頭烈馬,膘肥體壯,四足強健有力,奔疾如風。馬背之上一名名壯漢揮舞馬鞭,行色匆匆,麵露焦急之色。他們**上身,腰間別有武器,額頭上帶著半月形的銀飾,正是月氏族最強大的衛士—月氏騎兵。
月牙河河腰畔,月氏族人駐紮於此,他們在此清理出一片土地,數百皮製帳篷搭建而起,各種炊具露天放置,此刻已見炊煙滾滾,馬上就可以吃到新鮮的野菜和鹿肉。帳篷外圍圈養著許多家畜,有長著近一尺長獠牙的野豬,全身黑毛,互相攻伐,野性難馴;有身體龐大的野牛,不停的啃食著無窮無盡的野草;還有健碩的馬匹,此馬身體修長,足近三米,似乎比成人還高,馬頭上竟然長著一角,威武異常。
最外圍有數支巡邏隊,每隊十餘人,皆昂首挺胸,目視遠方。其中一支隊伍行至西北方,遙遙看見數百人的月氏騎兵奔騰而來,眾人興奮大叫起來:“看,月氏族的勇士們回來了,勇士們回來了。他們肯定給我們帶回來豐盛的食物了。月蠻快去通知族長和族人,勇士們歸來了!”隻見有一較為瘦弱的騎士調轉馬頭往族中去了。剩下的幾人策馬向山丘下奔來,不多時便已能看清大隊人馬。隻是離得越近幾人越覺得哪裏不對,停下馬來才漸漸聽見月氏騎兵的大喊聲:“肥遺出山了,肥遺出山了,快稟報族長,通知族人。”幾人一聽此言,臉色立即大變,慌忙扭頭拚命抽打馬屁,同樣高聲吼到:“肥遺出山了,肥遺出山了。”
不多時,消息傳了開來,所有族人丟下手中的活計,拆卸帳篷,驅趕牲畜,哪怕正要吃進嘴中的鹿肉也扔在地上。
部族中心,族長大人的大帳裏,族長月興慌忙扔下手中的酒杯,大步跨出帳篷騎上戰馬,高吼道:“月明何在,速去帶領族人拆卸帳篷投入水中;月山何在,速去集合所有幼子趕往困水大陣之中;月繁,月繁,速去把所有牲畜趕往地坑之中;月山,你速去請兩位仙人,準備布置困水大陣。”一時間整個部族行動起來,一條條有序的命令發出;族人們早已不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形,雖然各個愁容滿麵,但並不慌張。族長月興策馬狂奔一遍遍來回巡視,指揮著族人的行動。
大約忙活了半個時辰,三千餘月氏族人都集結在了月牙河中心,包括剛剛趕回來的月氏騎兵;所有牲畜、戰馬全部趕到一個長百餘米,寬數十米,深達一丈的大坑中,坑中早已灌入河水,隻露出牲畜的頭顱。此時還站在地上的就隻有兩人,他們身穿粗麻布衣,腳穿皮革長靴,長發束在背後,年約四五十歲;一人站在河南,一人站在河北。二手手中各執一晶石,看不出材質,閃閃發亮;晶石拋向空中竟然懸停了下來,兩枚晶石與岸邊的數枚同樣的晶石遙相呼應,竟然形成一片光帶,籠罩在月氏族人的頭上。二人一連打出數道手決,便盤腿而坐。月氏族人此時終於定下心來,靜靜等待肥遺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