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做休息片刻,朱平安便繼續看第二道策論題,其實這場科考相對於鄉試而言,題量縮減了五分之四左右,單看第二道策論題就知道。鄉試中策論題目一般是四道題,也有三道或五道的,但是本場科考也就一道策論題而已。
這一道策論題目也比較簡短,不像殿試策論那樣長,題目是這樣的:
“威之以法,法行則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則知榮論。”
這道策論出自三國諸葛亮《答法正書》。意思是,用法令來產生威懾,法令得以貫徹時,人們就會感到恩惠。以爵位來顯示地位,當加官進爵時,人們就會感到榮耀。
這說的也就是賞罰分明,這在後世都分析透的不能再透了,朱平安幾乎看到題就能寫出來好幾個版本。不過也正是因為腦海中答案太多,所以也不太好抉擇選用哪一個,在腦海中將多個答案融合刪選後,朱平安提筆開始在草稿紙上工整仔細的寫了起來:
“賞罰者人主之大權也。賞罰明而後邪正分、綱紀理。君不施小惠、民不懷觖望、治國之道類然。若當積衰積弱之勢、欲使朝野上下清明嚴肅、則賞罰兩端、尤宜嚴定章程焉。善哉。武侯之對法正也,曰威之以法,法行則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則知榮。
……”
文不加點,一蹴而就。
等寫好後,朱平安對自己寫的文章越看越滿意,幾乎沒有什麼瑕疵的地方,微微勾起唇角,此次科考,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妥了。
桌上的墨汁快用盡了,朱平安將毛筆放在桌邊的支架上,取過放在一邊的硯台,開始研墨。關於研墨,古人有個說法:輕研墨,重舔筆。輕研墨,指的是不要急躁,不要重力壓墨錠。古人說,研墨叫閨閣少女來磨最為合適就是這個道理。朱平安取過硯台後,食指放在墨的頂端,拇指和中指夾在墨條的兩側。開始研磨,按下去時稍微重一點,轉的時候輕輕的,均勻用力。
古墨輕磨滿幾香,硯池新浴燦生光。
朱平安帶的墨是特意買的徽墨,這是上好的墨,平時都舍不得用。好墨研時細潤無聲,差墨研時聲音粗糙。直到朱平安研完墨,都沒有發出一點聲音,倒是發出了淡淡的墨香。
研好墨,朱平安將硯台放在一側,休息片刻,將狀態調整到最好。然後便取來毛筆,將草稿抄寫在答卷上,心無雜念,全神貫注。
一筆而下,觀之若脫韁駿馬騰空而來絕塵而去;又如蛟龍飛天流轉騰挪,來自空無,又歸於虛曠,這近乎癲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衝動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靈氣。
一篇八股文,一篇策論文,一氣嗬成。
朱平安將試卷抄寫完,檢查了兩遍,不能再滿意了,通篇沒有一處筆誤,字體也幾乎是自己的最佳狀態。
此時已經有人交卷了,聽著北邊高台上提學官趙文華似乎有所問,但是朱平安卻不敢抬頭左右及後張望。科考跟歲考一樣,考規很嚴,如果左右張望,伸懶腰,打哈欠等等不雅的行為,就會被高台上的提學官或者教官等記錄下來,不管你文章做得好壞,都會被降一等的。
檢查完,確認無誤,朱平安伸手請示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