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台下(六)(2 / 2)

劉一程這時推門進來,他們局的司機提著保溫飯盒跟在後邊。劉一程這兩天可能沒有少往醫院跑,一張麵孔像是十天沒吃竹子的熊貓臉,眼圈都灰了。

“剛才那麼熱鬧,說什麼呢?”劉一程與王長年夫婦打了招呼,問卓玉英。

卓玉英說:“現在還是老同誌講風格,我前天出事的時候,好多輛小汽車從我們身邊旁若無人的開過去,一輛都沒有停,司機們都怕給自己添麻煩,我撞傷以後迷迷糊糊地什麼都不知道了,聽說是一個開麵包車的老司機把車停下來,用手機撥打了‘110’。”

王長年知道卓玉英有時候有些看不起退休的老同誌,就故意說:“你說這話抬舉老同誌了,人老骨頭硬,越老越沒用。人一老,眼袋大了,錢袋小了,待遇低了,血壓高了,胡子越來越多,頭發越來越少;話越說越多,事越做越少;晚上睡不著,白天打瞌睡;家人不待見,外人不喜歡。”

卓玉英的臉上泛起羞赧的紅暈,笑著說:“王局長在說氣話,以後誰也不敢小看了老同誌,黨和國家都一直是把老同誌當成‘寶貴財富’。”

劉一程在一旁感慨地說:“有多人把‘老同誌是寶貴財富’這句話當成笑話說,其實老同誌是最值得尊重的,他們以前有什麼功績不講,老同誌,特別是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的老同誌,少了官場上的虛偽和浮華,多了普通群眾的純真和樸實。兩眼昏花,是非看得清。滿口假牙,說的是真話。腳步蹣跚,走的是正道。有些人對有些事情看不慣,或者心理不平衡,發點牢騷,講些怪話,也是可以理解的。”

崔蘭萍說:“劉局長說話挺有藝術性,老王說他以後想寫小說,純粹是瞎掰,你要是退了休以後寫小說,說不定還真能行。”

劉一程擺擺手說:“我沒那個本事,也不會去湊那個熱鬧,現在缺很多人才,就是不缺作家,特別是網絡作家。前幾年經理多,這幾年作家多,如果有人在大街上朝著人群掄一棍子,說不定能打傷兩個經理、三個作家。”

“那你退休以後打算幹什麼?”崔蘭萍問他。

“我和老王一起騎自行車到處瞎逛。”

卓玉英不滿意地看了劉一程一眼,機關槍的槍膛裏一定是裝滿了子彈,但是這一次沒有扣板機。

王長年說:“老劉,騎自行車的好處的確很多,眼中風景無限,心裏其樂無窮,這段時間我的腰腿都不痛了,脂肪肝也減輕了。你剛才說退休了和我一塊騎自行車瞎逛,是真心話,還是放屁話。”

“當然是真心話!”劉一程說完,揚起右手,曲起小拇指。王長年湊上去,也把右手揚起來伸出小拇指,兩個老朋友像孩子一樣拉了一個勾。

卓玉英在一旁撇了撇嘴巴,崔蘭萍在一邊拍了拍巴掌。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