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忘恩負義,遭到反撲(1 / 2)

卓子死後,裏克和丕鄭進一步掌握朝政,俗話說國不可一日無君,他們想著要把重耳接回來當繼承人。事實上現在無論是人品威信還是排順序都應該輪到重耳了。可是重耳過於小心,他害怕這裏有什麼貓膩,所以拒絕了裏克。

重耳不肯回來,國內的局勢就無法安定,為了盡快讓晉國走回正軌,裏克和丕鄭隻有在晉獻公的另一個兒子夷吾身上打主意了。

公子夷吾想當國君都要想瘋了,聽說有人來迎接他回國,高興地差點跳起來。可是他手下的謀士郤瑞反對說:“重耳的為人我太了解了,他絕對不是不想當國君的人,隻是他一定對晉國的大臣們產生了懷疑,害怕回國之後被害,所以才不肯回去的。我看咱們還是再觀察觀察的好!”

夷吾不聽,他認為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可千萬別在最後關頭弄得跟重耳一樣了!

於是郤瑞就給他出主意:“晉國的權利現在全都掌握在裏克和丕鄭的手裏,他們說雞蛋是方的就是方的,說煤球是白的那就是白的,所以隻要把他們兩個安撫好了,這件事情肯定就能成功。不如咱們賄賂他們一下!”

夷吾聽了他的話之後得到了啟發,立即就給兩位大臣開了兩張特大號的空頭支票。許給裏克汾陽田地一百萬頃,丕鄭七十萬頃。

裏克和丕鄭欣然接受,但夷吾還是不放心,覺得就這樣回國有點太冒險,可別步了奚齊和卓子的後塵!於是他又去找秦國人幫忙,當時秦國的國君秦穆公是秦國的女婿,他的老婆是申生的親妹妹伯姬。伯姬要求他一定要幫助晉國渡過難關,秦穆公也是欣然答應。

不過秦穆公心裏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他派人考察了一番之後,認為如果是真的為了晉國考慮那麼就應該立重耳,但如果為了秦國考慮,應該立一個昏君才對。所以他最後還是選擇了夷吾,動用了300輛戰車把夷吾送回國即位。

得到了秦國上萬兵馬的支持,夷吾這回心裏有底了,心安理得地回到了晉國做國君。可是這三百輛戰車秦國也不是隨隨便便就給他的,當時也是要了條件的。夷吾是個很沒信譽的家夥,他手中的空頭支票取之不盡用之不完,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出來了。當下就許諾隻要自己當了國王就給秦國五座城池,外加黃金四十斤!可是等到他真正做了國君,秦國的使者找他要債的時候,他立即翻白眼不認賬了:有那麼回事兒嗎?

裏克覺得夷吾這樣做太小人不對勁兒,於是就在朝堂上勸了兩句。夷吾覺得裏克這是唇亡齒寒怕自己把他的賬也賴掉,可事實上他正想這麼做,於是他就賞賜給裏克一把劍,讓他自己看著辦。裏克當晚就抹脖子自殺,把晉國的政局再送入動蕩之中。

三年之後,晉國大汗,百姓顆粒無收,連皇宮裏都快斷糧了。他就讓人去秦國買糧食。秦穆公本著救民於水火的心思,把糧食賣給晉國。可是也許是天意吧,緊跟著第二年秦國又開始鬧糧荒,於是秦穆公又派人去晉國買糧食!

晉惠公夷吾不但不肯賣糧食給晉國,還要趁機向晉國進攻。秦穆公一怒之下率領大軍在韓原一代和晉軍決戰,結果晉惠公因為缺德事兒做得太多,不得民心,大軍被秦國人打的大敗,連他自己都成了秦國人的俘虜。

雖然在伯姬的營救之下,這貨勉強從秦國爬了回來,可是卻失去了原先說好的五座城池還要派自己的兒子去做人質。臉皮可算是丟大發了!

晉惠公的威信度越低就越是擔心別人會趁機篡位,可是掰著手指頭算來算去,目前能夠篡奪他王位的也就隻剩下重耳一個人了。那麼豈不是說隻要把重耳給除掉自己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晉惠公咂了咂嘴,覺得自己實在是太聰明了!隨後他就找了個殺手去追殺重耳!

這個時候,後來威震天下的晉文公已經在自己的姥姥家狄國住了十二年了,逃出來的時候四十三歲,現在也已經五十五了。按照當時的那個標準,已經是個糟老頭子了,沒想到晉惠公居然還不肯放過他。

這一次還是那個善於搞特工工作的狐突給重耳來信,告訴他國君已經派了殺手來暗殺他,預計3天後到達,讓他趕緊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