邲城之戰發生在申公巫臣和夏姬的故事中間!
剛才我們提到過連尹襄老是因為立下了戰功所以才能抱得美人歸。他的這次戰功就是在邲城之戰前夕立下的!
這麼說可能讓大家覺得又有點亂了。可是對夏姬的故事我又不得不說,所以觀看本段的時候,麻煩大家還是稍微攜帶一下智商!
楚莊王解決了陳國的事情後立即回頭對付鄭國。相比於陳國,畢竟鄭國對於楚國具有更大的重要性。楚莊王決定全軍出擊。
公元前597年,楚莊王大起三軍,浩浩蕩蕩,殺奔鄭國而來。連尹襄老就是這次戰鬥先頭部隊的指揮官,而他的先鋒名叫唐絞!
唐絞平時不聲不響也沒見有什麼才幹,可是卻在這一次戰鬥之中表現出了超群的能力,他英勇作戰,一路橫掃,所向披靡,勢不可擋,連續攻下了鄭國的好幾座城池。楚莊王一路而來,居然沒有遇到一個士兵的阻擋。心裏對連尹襄老非常滿意!稱讚他說:“嘿,老連,有愛情滋潤就是不一樣哈,這幾天的仗打得不錯,我欣賞你!”
可是沒想到連尹襄老卻連連搖頭說道:“這不是我的功勞,全都是我的先鋒官唐絞做的!
楚莊王召見唐絞,要重重地賞賜他!可是唐絞卻立即拒絕,還說了些莫名其妙的話,“臣曾經受到君王大恩,今天總算是找到了機會報答,哪裏還敢要什麼賞賜啊!”
楚莊王一揮袖子:“別扯淡,你咋不實話實說呢,咱倆這才頭一次見麵,寡人對你能有什麼恩惠,你這馬屁功還得練練!”
唐絞連忙搖頭:“大王,臣沒有拍馬屁,臣說的是實話。您還記得當年許姬斟酒遭遇色狼的事情嗎?您不要用這種眼神看我,沒錯,我就是那個色狼!大王對我有不殺之恩,今天我就是要報答大王的。”
楚莊王哭笑不得!
幾天之後楚軍兵臨新鄭城下開始攻城。鄭國人的戰鬥力也還算可以,最起碼比陳國人的不抵抗要強得多。他們堅持了三個月,但最後城池還是陷落了,而鄭國的百姓連晉國人的一根人毛都沒看見!
楚莊王善待鄭國人,重新和鄭襄公結盟!鄭襄公再次背叛晉國成為楚國的小弟。
但是該來的終於還是要來的,晉國人雖然反應遲鈍,但也絕不是完全沒有反應。鄭國腳踏黃河兩岸,地處中原要害,無論是晉國還是楚國,誰想要爭奪霸權,都必須牢牢地掌握住這個小弟,所以他們之間的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晉國大將荀林父終於來了,他帶著大隊人馬慢吞吞地來到黃河岸邊,聽說鄭國人已經投降了,立即又打算回去!
可是他手下的一班戰將卻不同意。首先是先軫的孫子先縠他表示一定要麵對麵地跟楚國人幹一仗才肯回去,不然難以彰顯晉軍的魅力!
趙衰的幾個兒子趙同、趙括、趙旃也表示讚同這個說法。他們都是趙國少壯派的代表人物,又是晉國六卿家族的將門虎子,總覺得就這麼不戰而走有些太栽麵兒了,怎麼說也要跟楚國人較量一番才行。
偏偏荀林父是個優柔寡斷懦弱無能的家夥,他一心不想和強大的楚軍交戰,所以一直在猶豫不決。以他的這種性格又怎麼能約束得了這些“天老大我老二”的二代們呢!
當天晚上先縠、趙同、趙括(此趙括非彼趙括),就不顧軍令私自帶領自己的人馬渡過了黃河去尋找楚軍主力了!
當荀林父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嚇得臉都白了,這幾個活寶那可都是很有背景滴!萬一要是有個什麼閃失,自己可是負不起這個責任!再者說,如果他們戰敗了,這喪師辱國的黑鍋不還是要他來背嘛!到時候沒人知道他們違抗軍令,大家都會說是他指揮不當!
怎麼辦怎麼辦?事到如今沒轍了,他也隻能跟著渡河了。
就這樣堂堂的中軍大帥,麵對幾個違抗軍令的小子不但沒有製裁,反而還被他們牽著鼻子走。如此的指揮方式,若是能打贏楚莊王,那可真是開了國際玩笑了。荀林父的失敗似乎從一開始就已經注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