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接引與準提分別坐在了第五和第六個蒲團之上,不多久,但見台上雲床之上憑空便出現了一人,想必是那鴻鈞道祖了。隻聽得鴻鈞道:“你等能到此聽講,皆是這洪荒中有大智慧、大毅力者,此時還不停止喧嘩,更待何時!”於是下麵眾人卻都停止了談論。鴻鈞看了看六個蒲團上所坐之人,不過眼神卻在虛無身上停留了很久,眼裏閃過一絲震驚,然後起身向虛無行了一大禮道:“貧道鴻鈞,見過前輩,不知前輩駕臨,有失遠迎,請前輩原諒”頓時,下麵一陣嘩然。隻見老子眉頭一皺,眼中一陣震驚,然後複歸平靜;原始眼中妒忌之色一閃而過;而通天麵上一片驚訝;女媧則是先是一陣驚訝,後不知道想到什麼,麵色一紅;接引的臉色更苦了;準提準提則跟原始差不多。虛無不理眾人驚訝的表情,微笑的道;“你不必理我,繼續講你的道”言罷,向鴻鈞旁邊一指,頓時地上升起一雲床,一閃身坐了上去,閉目神遊去了,鴻鈞見此隻好坐回雲床上。
講道:“以後你等便如此坐吧,免得日後再起爭端。”眾人皆道“是。”於是鴻鈞便講開講起大道來:“天地合閉包羅萬物在內,計一萬零八百年,凡一切諸物,皆溶化其中矣。止有金木水火土五者混於其內,硬者如瓜子,軟者如瓜瓤,內有青黃赤白黑五色,亦溶化其中。合閉已久,若不得開,卻得一個盤古氏,頭頂玉碟,雙手執斧,猶如剖瓜相似,辟為兩半。上半漸高為天,含青黃赤白黑,為五色祥雲;下半漸低為地.亦含青黃赤白黑,為五色石泥。硬者帶去上天,人觀之為星,地下為石,星石總是一物,若不信,今有星落地下,若人掘而觀之,皆同地下之石。然天下亦有泉水,泉水無積處,流來人間,而注大海。”
“道之理則,分無、有二麵。道常無,無名無形,先於天地,而為天地萬物之始,道常有,生天地萬物,具無窮之用。道之理則貫穿於萬有,表現為萬有皆相對而存,極則必反,終必歸,根本之規律。而有之用,常以無為本,“有生於無”。聖人體道之無,法道之自然無為,以之修身,當無欲而靜,無心而虛,不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為而不持……”
“混沌道孕,天地初開而道生。有物焉,悟道因。”
“吾所知道,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也。”
“道無名,道無不明,曰其大,可為逝,曰其逝,可為遠。曰其遠,可為大,故曰,天大,地大,道大。”
……
“域中四大,萬物居其一焉。靈地法,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大道以天地為洪爐兮,萬物滋養成以為道。故道無常向,無所為知道。”隻見鴻鈞頂現三花,三位鴻鈞分身在本體講道的同時展現萬物生生造化,百萬修士,無不深陷其中。
果然是聖人講道,地湧金蓮,天花亂墜,雲霞自生,天光四起,混沌靈氣亦是異常濃厚。從混沌孕育,然後到盤古開天辟地,萬物生長所蘊含的大道法則,剛開始下麵眾人都還聽的如癡如醉,感悟連連,時而眉頭緊皺,時而心情舒暢,許多天地至理,被眾人一點一點地吸收著,每一個人對道的體悟都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之後越來越晦澀,讓人聽得如雲裏霧裏,不知所雲,由於自身資質問題亦或福緣淺薄者,卻是聽的半懂不懂。三清受盤古開天功德遺澤,悟性奇高,臉上之表情甚是淘醉,女媧資質不如三清,但也不差,時而作驚喜之情,時而苦惱不已不一而述,後麵準提與接引兩兄弟乃是同修一門功法,接引臉現疾苦之色,好像天下人都欠他的錢似的,準提表情一如女媧,隻是有時驚喜之時抓耳撓腮,如獲大悟。其他如鎮元子,紅雲,東皇,帝俊等亦是各有所得,隻是限於資質,所悟比前麵幾人要少,不過眾人得遇聖講道,機遇難求,便是不懂也死記硬背,待以後再回憶。而此時的虛無卻是感慨萬端。心想:現在是學生提問的時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