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的夏天,朱旭奔波於北京各大人才市場。

7月流火,跑了多次人才市場的朱旭,強打精神,買票參加北京展覽館的招聘會專場。但是走了一圈,朱旭發現今天並沒有像樣的企業招聘,他一份簡曆都沒有送出去。大概因為別的應屆生都找到了工作,今天的招聘會上,人也沒有往常那樣多,朱旭還能從容地在衛生間裏整理一下自己的白襯衣、西褲和發型。做了一個深呼吸後,朱旭對自己說:“降低要求,降低要求,在這有限的企業裏,投出兩份簡曆去試一下。”

於是朱旭又轉了一圈,選擇了一個和自己的專業勉強掛鉤的企業,還有和自己的職業規劃還算有點接近的另一個企業,投了兩份簡曆出去。接受簡曆的文員,很客氣地問了朱旭幾個簡單的問題,便收下了他的簡曆,請他等麵試的通知。

朱旭投完兩份簡曆,又簡單看了看其他企業,便打算出去了。雖然沒有工作,但朱旭在自己表哥的電腦城裏幫忙,下午有時候事情還挺多的。就在這個時候,他發現有一個30多歲的男子一直尾隨自己左右,好像一直在觀察他。雖然覺得奇怪,但朱旭想他不搭話,自己也不好問。

當朱旭走到門口,男子叫住朱旭:“你了解保險這個朝陽行業嗎?你對保險業感興趣嗎?”朱旭有些意外,也有些漠然:“保險?”男子繼續:“保險業是一個充滿潛力和發展機會的行業,我看你比較適合,正好我公司特別缺乏新鮮血液,你可以去報名試一試。”朱旭的大腦開始蘇醒,反問了一句:“貴公司有應屆畢業生就業險嗎?”這一下輪到這名男子發愣了:“什麼險?”朱旭簡單地說:“就是你們可以開發一種大學生就業險,在校學生都可以買的那種,如果畢業後的頭一年找不到工作,你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對方笑了:“這個還真沒有,你將來成了我們公司高層,可以開發這個新險種。”朱旭卻沒有心情和對方繼續開玩笑,他說:“做保險還是挺鍛煉人的,不過我們同學中已經有人在大學期間兼職幹過了,就不用再體驗了,謝謝你,再見!”

坐在回去的公交車上,望著街邊一棟棟往後移動的辦公樓,朱旭忍不住在心裏問自己:“找不到工作的原因,真的是我同學總結的那樣,是我運氣不好和要求太高嗎?按道理,我的專業比較寬泛,而且我的職業規劃,範圍也比較廣,並不一定非要幹與自己專業相關的技術工作啊。”失落的朱旭,完全沉浸在總結、反思,也有些自怨自艾的情緒裏:“唉,北京這麼多大樓裏麵,我隻需要一份起步的工作,那個小小的格子間,你在哪裏啊?是我還有什麼問題嗎?……”

作為本校第一屆畢業後完全不包分配、自主擇業的學生,在去年這個時候,朱旭還認為自己的工作基本上是“買了保險”的。甚至在今年春節後,如果有人告訴他,他將是畢業就失業大軍中的一員,不但他,連他的老師和同學都不會相信。

在大學裏,朱旭是那種醒得比較早的人,很早就分析過自己的專業前景,規劃了自己的幾種職業路線,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修了很多相關課程。大家都覺得朱旭應該是最早找到工作的幾個同學之一,而且為了找工作,一上大四他就開始了準備。

在剛上大四的時候,朱旭就曾做過一個相對完整的職業前景規劃和自我分析。分析的結果是,無論如何,他都會有一份不錯的工作。要知道,信奉“不懂經濟管理的工程師就不是好的工程師”的朱旭,在大學期間,除了自己的自動化專業之外,他還通過課餘時間輔修了大學的經濟管理專業的課程,而且自己的專業,他自信也玩得不錯。他覺得自己就是書上報紙上所說的複合型人才,與其他畢業生相比,自己的競爭力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工作應該是不會太難找的。

事實上也是,憑借朱旭寫的一份專業自述,他的同學輕鬆地敲開了一家不錯的公司的大門。同學感激之餘對朱旭也格外佩服,他們都以為,朱旭應該找一份更好的工作才對。

朱旭是一個激情型的學生,並且相當自信。不過他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在認為自己找工作肯定很容易後,決心考研和找工作齊頭並進。所以,大四的時候,在別人都參加各種找工作的活動的時候,朱旭卻在複習準備考研。本來朱旭考研成功的概率還是很大的,但是他心氣高,除了那兩三所全國最有名的理工科學校,其他學校,他一概都不考慮。雖然一個老師暗示他可以上他的研究生,但朱旭認為,上本校研究生,那就是近親繁殖,學不到什麼東西,對自己的將來發展不利,他可不想為了文憑而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