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 佛(第158窟)
中唐第158窟西壁前的長形佛壇上,橫臥著長16米的釋迦牟尼涅粱像。此像輪廓鮮明,頭形長圓,麵部表情極其自然,那半合半睜的雙眼,顯得多麼安詳;那微微含嫣的嘴唇,又是那麼欣慰;那枕手橫臥的睡姿多麼平靜悠適;那密集的衣紋線有規律地起伏流動。整個人體渾然天成,富有韻律感,完全是一個睡美人的神情姿態。
這尊臥佛形體巨大,比例適中,睡在一米多高的須彌壇上,使觀者視之,肅然起敬。這是莫高窟最大的臥佛像。
佛經上講,涅槃並非死亡,是指經過無數生死輪回後獲得的新的精神境界,也是成佛的標誌。因此,雕塑家塑造了釋迦牟尼涅槃時從容不迫、心緒坦然、對未來充滿希望和自信的神情。
敦煌藝術的顯著特征是塑繪結合,相輔相存。這身臥佛像周圍畫有舉哀的弟子和帝王,由於還未覺悟,對佛的涅槃感到極度的痛苦和悲傷,有的嚎啕大哭,有的痛不欲生,有的幸災樂禍……生動地刻畫出他們的內心世界。在他們背後,又畫了覺悟較高的菩薩,知道佛涅槃並非死亡,而是意味著再生,因此表現出坦然肅穆的表情。涅槃的佛、舉哀的弟子和俗人與鎮靜的菩薩構成動——靜——動——靜的的情感變化,充分表現了釋迦牟尼涅槃時的神聖熱烈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