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王以頭施人(1 / 1)

月光王以頭施人

從前,有一位容貌端正、溫和、善良的國王,他住在宮殿白天黑夜像有輪明月照耀。因此,人們尊稱他為“月光王”。

月光王治理的八萬四千小國,人民安樂,國庫充足。但他還怕有的百姓衣食無著,每年還要布施一次。在王城大街鬧市,堆放財寶、衣物、食品,讓大家隨意取用。他還擔心各小國有的百姓受窮,又發布詔書,命令小國諸王,打開國庫,布施民眾。大家蒙受皇恩,生活歡樂無比,月光王的美名傳遍五湖四海。

有個偏僻的小國,國王名叫毗摩斯那。他愛財如命,對廣施財物的命令拒不執行,對月光王名揚四海又氣又恨!心想,隻有除掉月光王,才能保全財寶,有出頭之日。於是,貼出“有取來月光王頭者,分國土一半,送公主為妻”的告示,招募殺手。

這個小國的深山住著一個婆羅門,名叫牢度叉。他揭了告示,來見國王。毗摩斯那大喜,設宴招待牢度叉,讓他見了公主一麵,又拿出地圖讓他來看。牢度叉高興得不知姓啥,第二天就直奔月光王城。

牢度叉人還未到王城,索取王頭的消息早已傳到了王城。經過一路奔波,他來到王官,大吵大叫,要見月光王。守門人擋住不讓進,恰巧碰見了第一大臣大月,把他帶到相府,問:“你見月光王要幹什麼?”

“聽說大王樂善好施,要啥給啥,毫無吝嗇,特來乞求王頭。”

大月暗想,城內傳言有人索取王頭果然是真的。他拿出一顆金銀寶珠做的頭,說:“牢度叉,月光王頭本是血肉一團,你要它何用?這棵七寶頭送與你,保你子孫萬代享受不完。”

牢度叉不屑一顧地說:“誰要你這破玩藝兒,我要去見大王,要他的頭。”話畢,轉身就走。大月急忙攔住,手持利劍說:“你見大王可以,若要索王頭,要你的狗命!”好漢不吃眼前虧,牢度叉忙說:“好,不要王頭,快帶我去見大王。”大月忐忑不安地把他帶進王宮。

牢度叉請求施舍,月光王十分高興,說:“你遠道而來求布施,凡你所求,一概答應。”

“多謝大王。我爬山涉水來此,不求財寶美女,隻要大王頭顱一顆。”

“滿足你的要求。”月光王一口答應。

“什麼時候給我?”牢度叉迫不急待地問。

“七天以後!”月光王斬釘截鐵地回答。

七天之中,哭聲淹沒了王城。各小國王子、大臣、王妃、太子、百姓都來苦苦勸阻,都未動搖月光王施頭的決心。第七天,牢度叉來到了。大臣百姓簇擁著月光王,不讓他靠近。月光王見自己的諾言難以實現,暗地裏約牢度叉到僻靜的後花園去取頭。

躲開眾人,來到後花園的柳樹下,牢度叉剛舉起利劍要砍王頭,突然,劍被柳枝擊落了,頭也被柳條一擰,麵朝後轉了向,手腳都被柳條捆住,不能動彈。

月光王知道又是樹神阻擋他施頭,對樹神說:“樹神啊,你知道我在這裏為普度眾生,已施舍了九百九十九顆頭。今天是最後一次,你就別阻擋了。”

樹神鬆開柳條,又一擰,牢度叉的頭複原了。他急忙拾起利劍砍下了月光王的頭。刹時,驚動了天地,隻見空中彩雲繚繞,瓊閣搖晃,飛天仙女撒花如雨,仙樂齊鳴,月光王從此功德圓滿成了佛。

再說,牢度叉提著王頭急著回去領賞,走出王城後,人頭惡臭難聞,他隻好扔掉王頭趕路。一路上,遭到人們的唾罵,誰也不讓他喝水吃飯。走了幾天饑渴難忍,又聽到毗摩斯那王得急病而死,大失所望,一頭栽倒於路旁,就再也沒有爬起來。

這是個本生故事,畫於第275窟北壁,緊靠《屍毗王本生》。

畫的是月光王施頭的情節,前有一人半跪,雙手托盤。盤內有三顆人頭,表示施頭千次,僅以獻頭一節來概括整個故事。畫中的月光王仍是有頭的完整高大的形象,無有砍頭的恐怖之感。構圖和造型比較簡單,保留著早期壁畫質樸雅拙的風格。是莫高窟年代最久遠的本生故事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