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毗王割肉救鴿(1 / 1)

屍毗王割肉救鴿

古印度大國閻浮提的國王名叫屍毗,是個心地善良、治國有方的賢德君主。一天,他理完朝政,坐在涼亭休息。突然,飛來一隻雪白的鴿子驚慌失措地大叫:“救命呀!救命呀!”一隻凶狠的老鷹在後麵緊緊追趕。

屍毗王忙將飛來的白鴿放進懷中,眨眼工夫,老鷹也飛到了眼前,瞪著血紅的雙眼說:“快把鴿子交出來,我現在饑餓難忍!”

“那不行。”屍毗王說,“我曾發過誓願,要普度一切生靈。鴿子求救於我,豈能讓你活活吃掉?”“說得好聽!”老鷹惡狠狠地說:

“你既愛惜一切生靈,為啥隻救鴿子不管我的死活?要知道不吃它,我就得餓死!”

“這好辦。”屍毗王對侍者說:“快去端一盤上好的生肉來,讓老鷹飽餐一頓。”

“且慢,大王。我隻吃剛殺的、帶血的新鮮肉。”’一這下屍毗王左右為難,救了白鴿,老鷹餓死,這不是救了一命又害一命嗎?怎麼辦呢?一拍大腿,有了主意,自己腿上是鮮肉,割下來既救了白鴿,也救了老鷹,不是兩全其美嗎?便下令讓侍從拿刀端盤,立即割肉。

“還有一件。”老鷹陰險地說,“既然大王願代鴿子割肉,請拿秤來稱吧。割下的肉必須和鴿子一樣重。

“好,我答應你的要求。”屍毗王令仆人拿來一杆天平秤,將白鴿放在秤盤內。但奇怪的是國王割盡了腿上的肉,不夠鴿子重,割盡了身上所有的肉,還不夠鴿子重。怎麼辦呢?為了救鴿喂鷹,履行諾言,他忍著巨痛站了起來,想坐於盤中,獻出全身。但體力難支,昏了過去。

王後和大臣們的哭聲驚醒了屍毗王,他掙紮著站起身,強忍疼痛,坐進稱盤,剛好和白鴿一樣重。

這時,奇跡出現了——大地震動,宮殿搖擺,飛天灑下五彩繽紛的鮮花,老鷹和白鴿眨眼都不見了。屍毗王割下的肉全部長在身上了,完好如初,不覺疼痛。

原來,白鴿是帝釋天變的,老鷹是毗首翔摩變的。他們用這種方法來考驗屍毗王對佛、對普度眾生的堅定至誠。

這個本生故事畫最早見於北涼275窟北壁中層,隻畫了割肉和過秤兩個情節,屬莫高窟最早的連環故事畫之一。最精彩的當屬北魏第254窟北壁前部的“屍毗王本生”。此畫增加了鷹追鴿、鴿向屍毗王求救、眷屬痛哭等情節,增大了內容和時空跨度。正中的屍毗王形體高大,把畫麵一分為二。被割肉的小腿抬起,屍毗王目視血淋淋的傷口,使割肉主題一目了然。由此可見,這幅畫的構圖表現出高超的結構才能,把不同時空範圍內發生的故事情節有機地結合到一個畫麵上,使畫麵中心突出,容量增大,有條不紊。

這是莫高窟最完美的組合式本生故事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