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圖澄的故事(1 / 2)

佛圖澄的故事

佛圖澄是西域人。他從小聰明伶俐,無人可比。幼年出家後,在名師高僧的指點下,讀萬卷經文,過目不忘,背誦如流。他不但通曉佛法,還擅長咒語,有起死回生之術,能聽懂鐵馬風鈴語。

西晉末年,中原一帶群雄割據,連年混戰。大片土地荒廢,百姓無家可歸。占據洛陽的石勒不信佛法,致使寺院冷清,沙門流散。這時候,佛圖澄正好雲遊到洛陽。打聽到石勒手下大將郭黑略敬奉佛法,便去投奔。郭黑略聽了佛圖澄精深的佛理,大徹大悟,欣喜異常。將他敬為上賓,拜為尊師參謀,每次出征打仗,必勝無疑。石勒心中感到驚奇,召來郭黑略詢問:“這幾年,你出兵打仗,陣陣必勝,據我推測,必定有能人相助吧?”

“托主帥的洪福,我是靠佛相助才打勝仗的!”郭黑略笑著說。

“這麼說,是和尚幫你出謀劃策!為何隱匿不報?”

“大帥息怒。因你不信佛法,故不敢稟報。這個和尚我已拜為尊師。他常對我說:‘你不久要在中原立國。’他千裏迢迢前來洛陽,就是助你稱王的。隻是你不信佛,隻得遠而避之。”

石勒聽言大喜,騎馬駕車,擺開儀仗,親自把佛圖澄請到行宮,擺宴熱情款待,請教立國之策。佛圖澄來洛陽這幾年對石勒的策略摸得一清二楚。知他是以暴行治國的武夫,不懂以德治國的道理,勸解道:“佛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生前行善事,死後上天堂。生前做惡事,死後進地獄。你要想立國稱帝,必須以德、禮治國,才能得到百姓的擁護,才能坐穩江山。國有國法,要以法治國,不能隨便殺人,濫用酷刑。要給百姓生計,使他們有家歸,有飯吃,才有人替你賣命打仗,提高你的威望……”

石勒聽了佛圖澄的話,在洛陽一帶站穩了腳根,建立了後趙,與前趙劉曜分庭抗禮。他把佛圖澄尊為國師,凡事都向他請教。並大興佛事,洛陽一帶的寺院香火興旺。其他地方的百姓紛紛來投後趙,石勒兵強馬壯,糧草充足。有一次,佛圖澄跟隨石勒出征,勝利歸來途中,來到一個村子歇息。佛圖澄說:“今晚要做好準備,敵軍要來偷襲軍營。”

石勒心想:敵軍大敗而逃,怎敢又來送死?對佛圖澄的話半信半疑,但又不得不防備。於是令軍隊做了準備。到了半夜,敵軍果然前來偷襲。進了空營,被石勒的伏軍殺得人仰馬翻,屍體成堆,石勒重賞了佛圖澄。

佛圖澄雖然幫助石勒打了許多勝仗,立穩了根基,但石勒對他還是存有戒心。自思道:難道他事事都能料如指掌吧?要試試他。

有一天晚上,伸手不見五指。石勒突然傳令將士披甲持戈,做好廝殺準備。並叫來佛圖澄說:“據探馬報知,今晚敵兵要來偷襲,請國師獻出良策退敵。”

佛圖澄哈哈大笑:“依我之見,請傳令三軍歇息。我擔保今晚無有戰事。”

“萬一有呢?”石勒問。

“我用腦袋擔保!”佛圖澄說,“主帥用意我已明白。請今後再莫如此,這樣會動搖軍心的。”

石勒無話可說,隻好傳令三軍休息。

石勒當了後趙王以後,對佛圖澄就不那麼信任尊重了。甚至對他料事如神的本領也嫉妒起來。心想:“這個和尚的本領比我高,萬一他對我有二心,豈不是禍患?不如乘早除了他,取掉我一塊心病。”於是,他在宮殿內布置好刀斧手要下毒手。誰知一連三天,佛圖澄沒有來上朝議事。一打聽,原來他躲在郭黑略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