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告別皖南(二)(1 / 1)

兩人經常一塊兒探討音樂,一塊兒拉琴,泉拉的是任光的代表作《漁光曲》。任光表揚到,“你拉得還真不錯。我沒有想到,在皖南這樣的山區還能結識你這樣一個搞音樂的青年,真是難得呀。你別小看音樂,它也是戰鬥的武器,在抗日戰爭中,國家需要更多的音樂人才,創作出更多鼓舞人民鬥誌的音樂。”

“任大哥,我記住你的話,音樂也是能鼓舞人們鬥誌的,在蘇北,不懂音樂的周團長也是這樣說的,而我這個搞音樂的卻還認為現在是戰爭年代,不需要音樂,我真是。”

“好了,不說了,我和你一樣,好久沒有彈過鋼琴了,心裏總想著那美妙的聲音,你能和我彈一曲嗎?”

“好啊,可是這兒沒有鋼琴呀。”

“鋼琴就在我們心裏,再說,我還有一把從來不離身的小提琴呀。”

“那彈《夢幻曲》行嗎?我最喜歡這首樂曲,你不會認為我不革命啊。”

“說什麼呀。”,於是,泉坐在桌子邊模擬著彈鋼琴,任光拿出一直跟隨著他的小提琴開始拉起《夢幻曲》兩人沉浸在音樂的氛圍裏。演奏完畢,兩人又約定等戰爭結束了,一定到上海找一架最好的鋼琴一同合奏這首《夢幻曲》。泉很激動,他覺得那將是他最幸福的事了,能和大音樂家一道合奏世界名曲,的確是終身難忘的事。

任光笑了,他說他可不是什麼大音樂家,他是寫曲子的。他鼓勵泉好好努力,不要忘記音樂,將來,會成為非常優秀的鋼琴家的。”任光鼓勵泉。可是,泉好久都沒有摸過鋼琴了,他想,等戰爭結束他的手可能都生了。

任光告訴他,“隻要心中有音樂,手上的功夫恢複起來是很快的,還有,彈鋼琴不僅僅是技巧,更重要的是感情的融入,你現在體驗了不少過去沒有過的生活,有了過去沒有過的豐富人生,他對作品的理解是不是會比過去更加深刻呢?內心是不是比過去更加豐富呢?”

“是啊,我也覺得我過去在學校就好像在象牙之塔中,沒有接觸社會,從來不知道學校以外的世界,總覺得鋼琴裏少些什麼?連老師都這樣說過我,我的鋼琴裏邊華麗的東西多一些,但厚重感和人文思想少了很多,而李濤卻比我強一些,我還不以為然,覺得彈鋼琴就是技巧。可後來,戰爭打破了這一切,我接觸到了社會底層無數平民,和他們經受災難,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我又從痛苦迷惘中找到了自己的出路,這過程真的讓我明白了許多。”

“其實,我和你一樣,我們都有這樣的過程,走向了社會,更重要的是投入了偉大的抗日戰爭中,為民族的解放戰鬥,成為這一部轟轟烈烈的交響樂中的音符,這又是多麼自豪的事情呀。”

泉暗自下決心,要做這部交響樂中最響亮的音符。

“你在北平喜不喜歡聽京劇呢?”

“沒有。”泉有些不好意思,因為他們在學校一直學習西洋音樂,從來沒有接觸過民間的東西,他自己也沒有留意過民間音樂。

任光說:“小夥子,學音樂不光要喜歡外國的音樂,也不能忘記本國的音樂呀,這是民族音樂的根呀。我是浙江的,我們那裏是越劇之鄉,我非常喜歡越劇,小徐是廣東人,喜歡廣東音樂,到了皖南,我又到處采風,對安徽的音樂也入迷。我聽說北平連賣吆喝的都是音樂,就想去看一看,聽一聽呀。這些是民族文化的底蘊,將來革命勝利了,需要有更多的鋼琴家,他們不能光彈《夢幻曲》呀。”

與任光的交談讓他更加明白許多,在任光的提議下,軍部首長讓人給他從省城搞來一部手風琴,他更加高興,他終於能與音樂接觸了。首長對他說,“泉子,這是你的武器。”他很鄭重地點頭。

他非常喜歡他的手風琴,並用手風琴教戰士唱歌,大家最喜歡的還是那首《新四軍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