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回村孤兒(1 / 2)

在東北H山以東200公裏外有個名叫回村的小山村,聽老人說以前這裏是清朝滿族入關時逃難的老百姓和落難的書生建立的,因為村莊四麵環山起名叫回村。也許還有希望明朝複國再回到中原的意思吧。

因為四麵環山,想出村去城裏要走很遠的山路,慢慢的與外界聯係的少了,沒有人肯嫁進來。原來200多戶的村莊隻剩20幾戶。這幾百年也有幾十戶人家逃難至此,才沒讓這個小村莊消失。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民都以打獵種田為生,南麵山泉長年不結冰,各種山珍河鮮養活了整個小村莊。村裏人沒有金錢的概念,基本都是以物易物,倒也一片和諧。

原本寧靜的小山村最近也變得吵鬧聲不斷。

“林逸,你個混娃子。再來偷老娘的魚幹,看我不打斷你的腿”

隻見一個10歲左右的少年從一戶農院中赤腳竄出,手持木棍的大媽在門外叫嚷著。嘴裏雖然嚷著,臉上卻流露出憐惜的神態。

最近幾年,這一幕不斷在村子裏各處上演。原本這村子裏沒有林這個姓氏,10幾年前有一對年輕夫婦搬到這個小山村。村裏人見到有外人進來倒也高興,畢竟十幾年後就又多了一戶人家續香火。村子裏空房子也很多,小夫妻給老村長一份心意費,就選了河邊的一座院子住。幾年後小夫妻生下了一個男孩,取名叫做林逸。寓意安逸,逍遙。

男孩慢慢長到五歲,感覺比同齡的孩子長得壯實的多,七八歲的孩子都打不過他。年長的孩子已經開始幫家裏幹活了,沒興趣搭理這個小不點。於是林逸就成了村裏的孩子王。每次淘氣惹事後,林逸的父母都去別人家賠禮道歉,但每次回家後也不責罵孩子,溺愛的很。

但是那一年,林逸的父母消失了。村裏的人都眾說紛紜,誰也不知道小夫妻去了哪裏。小小的孩童就離開了父母,哭的不成樣子。好心的老村長把林逸領回了家。村長照顧了他兩年就去世了,臨死前也沒來得及交代後事。村裏人把村長安葬後,也有幾家願意照顧林逸。但是林逸自己回到了父母的住處,一個人生活。

沒人照顧的林逸成熟的嚇人。隻過了幾天,就克服了失去親人的生活。每天林逸的鄰居王伯一家都來照顧他。王伯家有四口人,王伯的老婆是村裏的裁縫,每次看到林逸的衣服破了,都悄悄的拿走補好,晚上做好飯菜也送來給林逸一份。王伯有一個兒子,叫王力已經15歲了。已經可以跟著同村的人去山裏打獵。王伯還有一個小女兒,叫王靈兒,今年隻有2歲。正是牙牙學語,到處亂跑的年齡。兄妹兩人年齡差距很大,村裏的人都笑話王伯老樹結新果。靈兒很乖巧,不哭不鬧。就是不喜歡跟別人親近,隻喜歡跟在林逸後麵玩。林逸默默感謝王伯一家和村子裏的村民,也很照顧靈兒。隻要不是去山裏或者去河邊都讓靈兒在身後跟著。

“一條魚幹而已,等我發財了。還你一推車”林逸邊跑,嘴裏向身後喊著。林逸從村尾的李大媽家順走一個魚幹,一路小跑回到家。林逸知道是村裏的人照顧他,不與他計較。要不然一個小孩子哪裏能今天李家拿一個幹饃饃,明天順走趙家的玉米。早讓村裏人打死了。

林逸手裏拿著魚幹。輕輕的拂去表麵的塵土,在河邊清洗幹淨。拿到家裏點燃爐火,慢慢屋子裏傳出淡淡的腥味。用家裏為數不多的瓷碗裝了滿滿一大碗,送到了隔壁王伯家。原來林逸早上聽靈兒說王嬸病了,特意去弄了一條鹹魚幹為王嬸補補身子。

“嬸子,看我弄了什麼給你”林逸邊說邊走進屋裏。昏暗的屋裏,王嬸躺在床上慢慢的抬起了頭。

“是小逸啊,嬸子身體不好,不能照顧你,還讓你一個孩子來照顧我”王嬸勉強的支起了身子,看著林逸小心翼翼的端著一碗魚湯走進來。

“嬸子,這半年來多虧你和王伯的照顧我才沒餓死,力哥經常一進山就好多天,今天就多做了點給你帶一份,順便而已。”林逸在灶台上找到一個湯勺,把鹹魚湯放在床邊。

“你王伯去了城裏,眼看都過了半個月,也沒個消息。哎,靈兒多虧有你照顧,我這身子真是沒用”

“嬸子,你安心養病吧,靈兒有我照顧你放心好了”

“靈兒這孩子很是乖巧,從來不哭不鬧。自從天天跟你在一起,也不知著了什麼魔。連我這個娘都不親了”王嬸喝了湯,身子仿佛有了力氣。靠在床頭跟林逸拉起了家常。一看王嬸又要開始叨咕,林逸馬上轉身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