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清揚2014-01-01 10:57
福馬平川
佛說: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2014,福馬平川……
風清揚2014-01-03 11:26
把握自己
我們不能決定我們的出身,但我們卻基本可以決定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時的狀態。如果你好好計劃2014年,你的2015年、2016年一定會不錯。
風清揚2014-01-03 21:54
了解自己
馬克·吐溫經常出去演講。給他開車的司機覺得他每次的演講內容全一樣,聽多了都能背誦出來,就覺得自己也能講,而且可能會講得更好。有一天,馬克·吐溫答應由司機上台替他演講,自己坐台下聽,果然掌聲雷動,司機講得非常成功。司機得意地看看馬克。突然有聽眾問了一個問題,司機不知道如何回答,他靈機一動指著馬克·吐溫說道:“這麼簡單的問題,讓我司機回答你吧!”
我們每個人都經常會高估自己。我認識一位給一個局長開車的司機,下班回家的口氣比部長還大,張嘴閉嘴“我回去和幾個局長討論討論”。
知人者智,知己者明。知道有距離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和別人有距離,而且距離有那麼大!學會了解自己才能真正平心靜氣啊。
風清揚2014-01-0814:19
欲望
是希望把人帶向光明,是欲望把人帶向深淵。但希望和欲望卻是很難分清楚,就像很難把堅持和固執分清楚一樣。一般來講,希望是理想主義,利他為主,結果是利己。而欲望比較現實,利己為出發點,順便也利他。堅持的人常用“我們”,而固執的人總是說“我”。
我一個在賭場工作多年的朋友和我說:“賭場從來不怕你贏大錢。因為贏錢的人是一定會再回來的,最後是一定會連本帶息地輸掉。”輸大錢的人未必會回來,但贏大錢的人肯定會再回來。其實誘惑要比痛苦難扛得多,贏多了會容易給你打開欲望的潘多拉盒子……
風清揚2014-01-09 12:20
讓佛開心
【音頻】大家好,又到過年了。每到過年過節很多人都願意去拜佛。我把自己拜佛的一些經驗和經曆跟大家分享一下。其實拜佛我們最好別挑雙休日去,那時候佛會很忙,去參拜的人太多,佛要處理的事情又特別多。對你來講,節假日去拜佛也顯得不夠誠心誠意。所以如果你想到拜佛,最好是選擇下雨天或者梅雨季的時候去。然後見到佛不一定要去求佛為你幹什麼事,我希望你跟佛說:“佛啊,其實我挺好的,希望你能夠多照顧好自己。”因為隻有佛開心了我們才會開心。求佛的時候,我們要體貼佛,求他的身體健康、他的靈魂快樂,因為隻有佛心情快樂了我們才會快樂。
第二,學佛主要學習這個佛是如何做的,因為隻有學習佛到了一定境界以後,我們才再去研究佛學。佛學是一門知識,它是一門智慧,先從學佛再走向佛學。另外呢,和尚不是佛,和尚是寺廟裏麵的工作人員,他們能夠把寺廟打掃得幹幹淨淨,把寺廟照顧得好好的,就應該付點香火錢給他的。請香不在於多,心誠就好。
風清揚2014-01-14 15:45
什麼樣的人會來幫你
性命相關,運格一體。你的性格,溫順、暴躁、頑固、堅韌……會決定你選擇做什麼和如何做。運氣是別人給的,格是格局和胸懷。你的格局和胸懷決定有什麼樣的人會來幫你。你的格局越大,幫你的人會越強、越多,你的運氣就越好……與其抱怨沒有運氣,不如檢查自己的為人。
風清揚2014-01-17 11:15
今天迷失信仰的人居多
前幾天我說了些如何拜佛的個人分享,有堆友很不以為然,有批評說我誤導大家。哈哈……嘿嘿,大家說得對,我肯定不是佛學高手。今天我再說些“大逆不道”的觀點,給大家添點亂。
其實這世界上99.9%拜佛的人估計都沒真正弄懂佛祖的智慧,99%去基督教堂禮拜的人也許沒有掌握耶穌基督的真正福音……因為宗教確實浩瀚無邊、博大精深。人類幾千年來,知識長了很多,但智慧進步並不大。不用說今天,即使數百年後來看釋迦摩尼、耶穌、穆罕默德等,智慧和思想確實是我輩望塵莫及。當然這些都是人類千百年的精神和文化精髓啊。
有人問我信啥宗教……唉,我們這一代人悲催得很,因為時代原因,小時候失去了跟父母去教堂、寺廟等場所耳濡目染接受宗教熏陶的機會。但這同樣給了我今天很多機會,我有機會去接觸、傾聽、探索和膜拜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各種智慧和精華,感覺到了自己的渺小,明白信仰是感恩和敬畏。我雖是門外漢,但對人類精神、文化、想世界先輩們的敬仰真如滔滔江水啊!所以有人會看見我在道觀、在寺廟、在教堂……在傾聽、學習和膜拜。嘿嘿……因為他們都是那麼智慧和了不起,誰也得罪不得,也因為我們總有一天會回去的。所謂迷信,沉迷信仰和迷失信仰都是迷信啊!今天迷失信仰的人居多。
2011年,在阿裏“五年陳”上宣誓。
我喜歡和不像和尚的和尚交流做朋友,就像我喜歡和不像商人的商人、不像官員的官員交流做朋友一樣。和尚、商人和官員都是我們的職業和專業,但我們是實實在在的人,我們有內心世界,我們需要把人的真實的本性交給感恩、敬畏和真實。感恩昨天、先輩,敬畏未來。拿著支票談著錢的商人和穿著官服打著官腔的人很難有真正的朋友。我們很容易把職業的自己和真正的自己搞混。
嘿嘿,我去寺廟常“勸”和尚還俗,哈哈……成功率不高。但下山離開寺廟時我會和僧人朋友說:“你給我好好念經拜佛,我給你去幹活!”因為世界不僅僅靠念經改變的,得有人去幹活。當然我給香火錢是希望他們幫大眾好好念經,替我們照顧好佛和菩薩。我知道我還是個商人。嘿嘿……這生意劃得來。
好吧,開始罵人吧!但任何宗教都要你戒怒哦!
風清揚2014-01-19 12:12
文化是企業發展的DNA
今天是星期天,我想和大家談談我對企業文化建設的一點想法和體會,給在創業路上的同行一些參考。成立任何企業的第一要素是要明白自己的企業為何而存在,也就是你的使命是啥。使命是高、大、偉,還是低、俗、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你的創始團隊要真正地相信。因為是真信還是口號決定你這家公司的精氣神。
我看到無數的公司和組織牆上貼了很多的口號,可惜他們心裏並不認同,甚至是反對,隻是為這是一份工作而幹。這對一家公司的精神傷害會很大。很多時候牆上假口號越多,員工士氣越低落。有了什麼樣的使命,就會決定招聘什麼樣的人。決定公司不敗的是老板,而決定這家公司成功的要素是員工。
很多公司招聘員工的時候隻談工作、薪資和能力,幾乎不談公司的使命和文化,這從一開始就讓你的公司少了凝聚的精神。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發展的DNA,它決定了你公司的性格和命運。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使命的格局和堅信度決定會有什麼樣的員工來加入企業和幫助你。文化是全體員工規範的約法三章。
2004年《阿裏人》創刊。
企業文化是相同習性的人形成的,製度隻是保障文化。很多時候製度越強,文化會越弱。
上等公司治理靠文化,中等公司靠製度,下等公司靠親友義氣。很多公司說起文化來就提牆報、雜誌和活動。其實文化和這些東西關係真的不大。文化是虛的,必須做實。創業公司一定要找出文化考核的具體辦法出來,要和員工的利益相關。否則做文化就是浪費資源和時間。文化和創始人的信念是緊密相關的,也必須是全體員工共同參與討論認同的。
創始人建設文化要做到的是:說的和想的一樣,做的和說的一樣。你可以修改你說的和想的,因為你的思想會有進步,但內外言行一致是最關鍵的文化執行。員工不是看你如何說的,而是看你如何做的。製度是可以修改的,但文化一旦形成,很難改。所以製定適合自己文化的戰略是正道。很多公司卻是試圖用戰略來改變文化,這條路就累了。嗬嗬,寫了這麼多,累了。也許你聽來無聊,沒有關係,隻希望對想用的有用。
做生意、搞創業不考慮這些隻想賺錢,基本就像是去賭場玩輪盤賭,輸的概率太大了。所以下海的人那麼多,活著回來的人那麼少。做企業是很不容易的。
下次再談談組織和人才。
風清揚2014-01-26 11:11
學會放棄
堅守承諾很不容易,但有時候要打破自己的承諾更不容易,尤其是大家都認知的承諾。
1997年,新加坡總理李光耀說:“我的一生裏,新加坡永遠不可能有賭場,除非從我的屍體上走過去。”2006年,新加坡政府開始發放賭場牌照。可以想象當時是多麼艱難的決定啊!
幾年前,有幸和李老總理一起就餐,我問:“新加坡管理如此嚴謹,咋會允許有紅燈區和賭場存在?”他笑笑說:“這是人性,關鍵是如何管理……”看著老先生,我終於明白新加坡為什麼會有今天的成就和繁榮了。敢於走出自己的領導者是多麼的了不起!
成功是因為我們堅持,但很多時候,學會放棄,我們才開始進步!
風清揚2014-02-0411:17
文化是玩出來的
昨天的帖子,今天突然誤刪了。嗬嗬,發上來給自己留個紀念。順便改個錯字。
2009年9月10日,阿裏十周年“十年起程百年阿裏”晚會。
春節幾天見了不少做企業的朋友,發現大部分人讀書的時候成績都不是太好。我相信有人是有讀書天賦的,他們好像上輩子就是讀書狀元,還讀得很輕鬆,我們是咋趕也不行。但大部分人讀書非常一般,還有一些奇葩是無論如何用功都不行,毫無書性可言,當然也因為讀不好書,於是越不認真了。
當然,讀書的啟蒙老師非常重要,絕大部分的啟蒙老師也非常一般(我們壞學生常常怪老師)。很多學生是因為幸運碰上好老師而激發了潛質,也有不少孩子是碰上了“相克”的老師後越來越糟糕……所以啟蒙老師非常重要,不僅僅是他懂多少,而是他能開發多少孩子的潛能和未來……
教和育是兩層意思。孩子的成長絕對不是學校的事。教是以學校為主,育是家庭和社會的事。育除了養育之外,就是文化、習慣的培養和熏陶。沒有家教的孩子不會討人喜歡,也就不會有出息。知識一般是讀書讀來的,而文化是玩出來的。會玩的孩子一般很有出息,因為會玩的孩子情商培養得快,因為他必須情商高才能讓別的孩子願意和他玩。而情商高的人容易當領導是因為他從小就知道拉朋友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