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和他的朋友們:朋友就是要來往 Chapter4樂活,行雲流水乘興江湖
“在路上並沒覺得,回到家才覺得特別得累。幾個時差,幾種不同的食物,幾種不同的語言體係……真怕出國。但不出國,你不會懂得美國人的戰略思考,無法體會德國人的嚴謹,無從驚歎日本人的精細,不知敬仰法國人的文化品位……看不到別人的長處就不可能真正找到自己的定位。人與人之間不怕有距離,就怕你不知道與別人有距離!”
風清揚2013-07-28 09:47
父愛
這篇文章讀過好多次,每次都有感悟——《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
這是香港電台知名主持人梁繼璋在最後日子裏寫給兒子的一封信,這封信很快在各大網站流傳,很多父親們看後感觸極深。這封信不僅給兒子看很受啟發,它同樣適合給所有人看!字數不多,蘊含著父輩對人生的感悟,和對兒女無限的愛,非常感人!
我兒:寫這個備忘錄給你,基於三個原則:
(一)人生福禍無常,誰也不知可以活多久,有些事情還是早一點說好。
(二)我是你的父親,我不跟你說,沒有人會跟你說。
(三)這個備忘錄記載的,都是我經過慘痛失敗得來的體驗,可以為你的成長省回不少冤枉路。
以下,便是你在人生中要好好記住的事:
(一)對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懷。在你一生中,沒有人有義務要對你好,除了我和你媽媽。對你好的人,你一定要珍惜、感恩。
(二)沒有人是不可代替的,沒有東西是必須擁有的。看透了這一點,將來就算你失去了世間最愛的一切時,也應該明白,這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三)生命是短暫的,今天或許還在浪費著生命,明天就會發覺生命已遠離你。因此,愈早珍惜生命,你享受生命的日子也會愈多。與其盼望長壽,倒不如早點享受。
(四)愛情隻是一種感覺,而這感覺會隨時間、心境而改變。如果你所謂的最愛離開你,請你耐心地等待一下,讓時間慢慢衝洗,讓心靈慢慢沉澱,你的苦就會慢慢淡化。不要過分憧憬愛情的美,不要過分誇大失戀的悲。
(五)雖然很多有成就的人沒有受過太多的教育,但並不等於不用功讀書,也可以成功。你學到的知識,就是你擁有的武器。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可以手無寸鐵,切記!
(六)我不會要求你供養我下半輩子,同樣的,我也不會供養你的下半輩子。當你長大到可以獨立的時候,我的責任已經完結。今後無論你坐巴士還是奔馳,吃魚翅還是粉絲,都要自己負責。
(七)你可以要求自己守信,但無法要求別人也守信;你可以要求自己對他人好,但不能期待人家也對你好;你怎樣待人,並不代表人家就會怎樣待你,如果你看不透這一點,隻會給你增添不必要的煩惱。
(八)我買了26年的六合彩,還是一窮二白,連三等獎也沒有中過,這就證明人要發達,還是要努力工作才可以,世界上並沒有免費的午餐。
(九)親人隻有一次的緣份,無論這輩子我和你會相處多久,你一定要珍惜共聚的時光,下輩子,無論我們愛與不愛,都不會再相見。
讀後感動很久。轉載給朋友們,望珍惜身邊人!
風清揚2013-08-10 07:54
錢是你自己的,但資源是全社會的
這是非常好的一篇文章,建議圈子裏的每個朋友都認真閱讀並轉出,對社會很有益處。謝謝!
一群中國人在德國考察,點了一桌的菜,吃剩了三分之一。一群人剛要走出餐館,餐館裏有人在叫我們。不知是怎麼回事:是否誰的東西落下了?我們都好奇,回頭去看看。
看到我們都圍來了,老太太改說英文,我們就都能聽懂了,她在說我們剩的菜太多,太浪費了。我們覺得好笑,這老太太多管閑事!“我們花錢吃飯買單,剩多少,關你老太太什麼事?”同事阿桂當時站出來,想和老太太練練口語。聽到阿桂這樣一說,老太太更生氣了,為首的老太太立馬掏出手機,撥打著什麼電話。
一會兒,一個穿製服的人開車來了,稱是社會保障機構的工作人員。問完情況後,這位工作人員居然拿出罰單,開出50歐元的罰款。這下我們都不吭氣了。阿桂的臉不知道扭到哪裏去了,也不敢再練口語了。駐地的同事隻好拿出50歐元,並一再說:“對不起!”
這位工作人員收下錢,鄭重地對我們說:“需要吃多少,就點多少!
錢是你自己的,但資源是全社會的,世界上有很多人還缺少資源,還吃不飽飯,你們不能夠也沒有理由浪費!”
我們臉都紅了。但我們在心裏卻都認同這句話。一個很富有的國家裏,人們有著這種意識。我們得好好反思:我們是個資源不是很豐富的國家,而且人口眾多,平時請客吃飯,剩下的總是很多,主人怕客人吃不好丟麵子,擔心被客人看成小氣鬼,就點很多的菜——反正都有剩,你不會怪我不大方吧。
事實上,我們真的需要改變我們的一些習慣了,並且還要樹立“大社會”的意識,再也不能“窮大方”了。
那天,駐地的同事把罰單複印後,給每人一張做紀念,我們都願意接受並打算保存著。阿桂說,回去後,他會再複印一些送給別人,自己的一張就貼在家裏飯廳,離吃光的標準還差多少啊?食物一旦為你煮熟上桌,你們不吃完就成了泔水,就無法再給其他需要的人吃了。我們真有吃不完的食物嗎?
“錢是你自己的,但資源是全社會的。”這才是真正的公民意識,一個安居樂業社會的最基本的意識之一。我是支持者之一,轉發的可以往下續。
風清揚2013-08-18 09:00
進步主義的勝利
The Triumph of Progressivism:Graduation 2013 and 1968 ByProfessor Robert Reich at 2013 Commencement of University ofCalifornia at Berkeley
進步主義的勝利:1968屆畢業生致2013屆畢業生——羅伯特·萊克教授在2013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對畢業生的演講(羅伯特·萊克,政治經濟學家、作家、時事評論員,曾於比爾·克林頓執政期間擔任美國勞工部長)Many of you soon-to-be college graduates are determined to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Some of you are choosing careers inpublic service or joining nonprofits or volunteering in yourcommunities.
你們中的許多人即將畢業,立誌要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有些人選擇從事公共服務,有些加入非盈利組織,還有些人在社區做誌願者。
But many of you are cynical about politics. You see the systemas inherently corrupt. You doubt real progress is possible.
但是你們中很多人都對政治抱有悲觀懷疑的看法。你們認為政府體係將永遠腐敗。你們懷疑真正的進步還有沒有可能發生。
“What chance do we have against the Koch brothers and theother billionaires?”you've asked me. “How can we fight against Monsanto,Boeing,JP Morgan,and Bank of America?They buyelections. They run America.
你們問我:“我們有什麼機會去跟科赫兄弟(科氏工業集團持有人,美國石油大亨)還有其他那些億萬富翁抗衡呢?”“我們怎麼能對抗得了孟山都公司(美國農業生物技術巨頭)、波音公司、摩根大通,還有美國銀行呢?他們能買選票。他們操縱著整個美國。”
Let me remind you:Cynicism is a self-fulfilling prophesy. Youhave no chance if you assume you have no chance.
請讓我提醒你們一點:消極悲觀是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假如你認定自己沒有機會,那你永遠不會得到任何機會。
“But it was different when you graduated,”you say.“Thesixties were a time of social progress.”
你們說:“但是在你畢業的時候這個國家是不一樣的啊,60年代是社會變革的時代。”
You don't know your history.
那我要說你不了解曆史。
When I graduated in 1968,the Vietnam War was raging. Overhalf a million American troops were already there. I didn't know if I'dbe drafted. A member of my class who spoke at commencementsaid he was heading to Canada and urged us to join him.
1968年當我從大學畢業的時候,美越戰爭正在激烈地進行。超過50萬美國士兵已經被送往越南。我不知道自己會不會被征召入伍。一個在畢業典禮上作為代表發言的同學說他準備去加拿大(躲避兵役),並且努力勸說我們跟他一起去。
Two months before, Martin Luther King Jr. had been assassinated. America's cities were burning. Bobby Kennedy had justbeen gunned down.
就在兩個月前,馬丁·路德·金遭到暗殺。美國的城市如同在燃燒。肯尼迪總統被槍殺。
George (“segregation forever”)Wallace was on his way togarnering 10 million votes and carrying five southern states. RichardNixon was well on his way to becoming president.
喬治·華萊士(堅決擁護種族隔離製度的美國政治家)馬上要獲得一千萬張選票和南方5個州選民的支持。理查德·尼克鬆即將成為美國總統。
America was still mired in bigotry.
美國仍深陷在偏激與固執中不可自拔。
I remember a classmate who was dating a black girl being spiton in a movie theater. The Supreme Court had only the year beforestruck down state laws against interracial marriage.
我仍然記得,我的一個同學因為和黑人女孩約會而在電影院被人吐口水。而最高法院在一年之前才剛剛廢除了各州禁止跨種族通婚的法律。
My entire graduating class of almost 800 contained only sixyoung black men and four Hispanics.
我的整個年級近800名畢業生中隻有6個黑人男生和4個拉美裔同學。
I remember the girlfriend of another classmate almost dyingfrom a back-alley abortion,because safe abortions were almostimpossible to get.
我仍然記得,我另一個同學的女朋友幾乎死在非法墮胎手術中,因為安全的墮胎渠道幾乎不可能找到。
I remember a bright young woman law school graduate in tearsbecause no lawfirmwould hire her because she was a woman.
我仍然記得,一個聰明的法學院女孩在畢業時痛哭,因為沒有一家法律事務所願意雇用她,僅僅因為她是個女生。
I remember one of my classmates telling me in anguish that hewas a homosexual,fearing he'd be discovered and his career ruined.
我仍然記得,我的一個同學非常痛苦地告訴我他是一個同性戀,他非常害怕別人會發現這一點,從而毀掉他的職業前程。
The environmental movement had yet not been born. Two-thirdsof America's waterways were unsafe for swimming or fishingbecause of industrial waste and sewage.
那個時候,環境保護運動還沒有萌芽。美國三分之二的水源由於受到工業廢料和汙水的汙染,不能進行遊泳和釣魚。
I remember rivers so polluted they caught fire. When theCuyahoga River went up in flames Time Magazine described it as theriver that“oozes rather than flows,”“in which a person “does notdrown but decays.”
我仍然記得,河水被嚴重汙染到可以著火。當庫亞哈噶河(美國俄亥俄州境內的一條河流,60年代時因受到石油工業的汙染多次起火)發生火災後,時代雜誌形容它“與其說是在流淌,不如說是在緩慢滲透”,人掉進去“不是淹死而是腐爛”。
In those days,universal health insurance was a pipe dream.
那個時候,全民醫療保險完全是白日做夢。
It all seemed pretty hopeless. I assumed America was going tohell.
一切看起來都那麼令人絕望。我本以為美國會走向地獄般的未來。
And yet,reforms did occur. America changed. The changesdidn't come easily. Every positive step was met with determinedresistance. But we became better and stronger because we weredetermined to 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