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大地震,臥龍人和熊貓二(3)(2 / 3)

作家馮驥才撰文說:“從未來著眼,要想到建立汶川地震博物館。”

如果這一建議能夠得到采納,我倒要提個醒:地震博物館建好後,別忘了把臥龍大熊貓研究中心抗震救災日記收進去。

搜救

大地震中,臥龍共失蹤了4隻熊貓——圓圓、毛毛、小小、茜茜。圓圓在震後的5月17日找回了,而毛毛、小小和茜茜一直沒有消息。5月25日,有人在距離研究中心約兩公裏處發現河對麵有一隻大熊貓被困。大熊貓研究中心立即組織人員查探,並確認這隻熊貓正是在地展那天失蹤的茜茜。

5月26日,我在北京赴成都的飛機上,見《華西都市報》報道了“希希”現身的消息。在臥龍采訪時,我問魏榮平,此希希是否就是彼茜茜,魏榮平告訴我,《華報》筆誤,隻有茜茜,沒有希希。茜茜是日本一位認養者起的名字。由於那位認養者喜歡電影《茜茜公主》,便把認養的熊貓取名茜茜。我從臥龍返回成都時,與魏榮平同車而行,他一路講的幾乎都是茜茜。

發現茜茜時已經下午6點30分了,天色已晚,而且路況比較危險,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德生決定第二天組織人員上山搜尋茜茜。26日早上8點30分,搜救大熊貓茜茜的三支小分隊整裝待命。第一小分隊由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魏榮平帶隊,隊員有獸醫鄧林華,飼養員楊長江、周季秋。第二小分隊由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獸醫院院長湯純香帶隊,隊員有動管部副部長何永果,飼養員馬強、周命華,宣傳部歐穎。第三小分隊由李德生帶隊沿河對麵進行搜尋。他準備了三部對講機用於隨時與另外兩個小分隊保持聯絡。

參加搜救的有多少人?我問魏榮平。魏榮平說,三支小分隊,連同後麵聞訊趕來的武瞀戰士,總共有100餘人呢。好家夥,這隻貓鬧出的動靜可不算小。

一切準備就緒,三支搜救小分隊在9點鍾開始從不同方向搜尋,計劃從原來的野外培訓圈舍處朝著昨天發現大熊貓的地方前行搜索。雖然大地震使原來上山的路嚴重摧毀,還有多處泥石流和大麵積的山體塌方,但絲毫沒有影響三支小分隊的前行速度。一直走到25日發現大熊貓的地方都沒有發現茜茜的蹤影,隻看到多處大熊貓吃過的竹筍和糞便,這時已經是11點20分了。魏榮平相信,茜茜肯定就在附近。

魏榮平憑著對大熊貓的了解,當機立斷,兩支小分隊分路搜索,第一支開始向山下搜索,第二支沿著原路返回搜索。11點52分,第一支小分隊隊長魏榮平向山下搜索時發現了一堆比較新鮮的大熊貓糞便,隨後他隱約聽到不遠處叢林中傳來嘩嘩的聲音,敏感的他立即循著聲音找去,果然發現了大熊猶茜茜。魏榮平用對講機,馬上向各隊通報了消息,大家聞訊,異常興奮。茜茜,我們總算找到你了。

茜茜經過13天的野外生活,地篾的驚嚇,加之食物的缺乏和滾石的驚擾,已經顯得十分疲憊,兩隻眼睛十分警惕,充滿了懷疑。飼養員立即送上蘋果,用食物引誘茜茜往中心飼養場方向走。疲憊饑餓的茜茜,我們終於找到你了!

茜茜用嘴接過蘋果狼吞虎咽地吃起來,但並沒有按著大家的意願往回走,卻有重返叢林的跡象。魏榮平擔心,一旦再發生大的餘展,茜茜會很危險。他當即讓獸醫鄧林華對其進行麻醉,打算用人工把茜茜抬回圈舍。由於茜茜精神狀況不穩定,打了麻醉針後沒有倒下,而是惶恐的往山下跑。

茜茜跑的方向是飼養場後方靠深圳園處,那裏在大地震後已經變成懸崖峭壁了,擔心茜茜失足跌下山,那就更糟糕了。兩支小分隊火速跟著向茜茜的方向跑去,並通過對講機向三分隊李德生副主任彙報情況,並請求支援。

茜茜選擇的路線全是懸崖峭壁,完全沒有可正常行走的路,茜茜的行走速度非常快,所有搜救隊員不敢放慢腳步,抓住樹藤、樹根等一切可以抓到的東西,迅速地向茜茜的方向尋去。前麵是多處懸崖,最高的懸崖有20多米高,一個不小心就會從懸崖上摔下去,小分隊沒有一個人表現出絲毫的畏懼,奔茜茜而去。茜茜到達了山下河邊,終於停住了腳步。那個位置離飼養場深圳園處約一公裏,小分隊也隨即到達了河邊。茜茜正肌在一條從山上流下的溪水邊喝水。連續的奔跑,使得茜茜的體能消耗極大。茜茜實在是太渴了。

此時已經是12點40分,擔心茜茜又向前麵更險峻的地方跑去,獸醫立即對茜茜再次實施了麻醉,幾分鍾後,這一槍麻醉劑開始產生作用,茜茜懵懵懂懂地倒下去了,隊員抬著它把它轉移到河邊平坦的沙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