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寶寶講故事
講故事時要把寶寶擁在膝前,或靠著他坐,這樣寶寶不僅能聽到書中有趣的故事,又可以看到具體的畫麵,使寶寶更容易融入進來。
在給寶寶講故事時要繪聲繪色,同時要用手指著相應的畫麵。
當同一個故事講第二遍以上時,爸爸媽媽就要邊講邊用手指著相應的字,使寶寶認識到字寫的就是故事,為培養寶寶對文字的興趣打下基礎。爸爸媽媽講故事時,要耐心地給寶寶講,但是如果寶寶不愛聽或困倦了就不要再勉強寶寶了。
寶寶識字與字卡遊戲
1.5~2歲的寶寶就可以認識複音詞了,這時可以訓練寶寶識字與玩字卡遊戲了。
寶寶能力特點
教寶寶識字,不要做字義解釋,隻要遊戲有趣,情緒飽滿,引起注意,看清字形,讀準字音,念得響亮就行了,切忌囉唆,以免造成讀音的混亂。
寶寶能力培養方案寶寶識字,第一印象裏十分重要的,因為寶寶最需要的是字音、字形的鮮明印象,而字義完全能在生活、口語和日後的閱讀中領悟,完全不必擔心他不理解,教寶寶學識字,首先要通過字卡來學習。
買字卡的學問
識字卡最好是正麵有字、反麵有圖的卡片,最好不用同一麵既有字又有畫的那種,因為兩個刺激物同時作用於寶寶的視覺和大腦時,寶寶必然會分散注意力,使印象模糊,而且由於寶寶出生後早就形成看物(圖是物的寫照)敏感,所以他的注意力基本上會被圖形吸引,眼不看字,讀字就沒有意義了。
為什麼識字卡片需要正副同樣的兩張呢?就是為了促使寶寶多看字形,看清字形,懂得同樣的字形不論在什麼地方都念一個音,這樣即使文字搬家了寶寶也能認識。為了防止寶寶不看字形,隻看實物和擺字卡的位置來識字的毛病,寶寶識字關鍵是要看清字形,並把字形和字音聯係起來。
識字卡訓練
教寶寶識字時,字卡的物品的選擇要豐富一些。
比如“電視機”“電冰箱”“娃娃”“廚房”“廁所”“陽台”“沙發”“衣櫃”“糖果盒”“花缽”“臉盆”“小汽車”“小鴨子”(玩具)等字,都可掛在或擺在相應的物品上。
有的還可寫成詞組或句子,如“那是掛燈”“漂亮娃娃”等,在全家福下方還可掛爸爸、媽媽與寶寶的名字等。
做以上識字卡片時,字形要大,可以用廢舊掛曆裁成寬20厘米長的紙條,對折成方塊後(不要裁開),即可兩麵寫字,這種卡片既能擺也能掛。
每張識字卡片都要做正卡、副卡兩套,正卡放在實物上,副卡掛在牆上,當寶寶會走以後,就可以做以下的識字遊戲了:
拿過來:媽媽讀字,鼓勵寶寶走過去把字拿過來,先取正卡的字,再到另一個地方取副卡上同樣的字。
指一指:媽媽讀字,讓寶寶先走過去指正卡,再走到另一處指副卡上同樣的字,指錯了再指,指對了要適當給予表揚。
比一比:教一個正卡的字後,鼓勵寶寶在副卡中找出同樣的字來,再讓寶寶比一比是不是一樣,如果不一樣就需要重找。
放回去:媽媽讀字,鼓勵寶寶把取來的字放回原位,先放正卡的字,再放副卡的字。
這個時期寶寶進入了“求知”期,往往會問“這是什麼”“那是什麼”“這裏麵有什麼”等等,這時父母要耐心地回答,以滿足寶寶對知識的渴望。
寶寶能力培養方案
從小讓寶寶感受到有兩種不同的語言係統,有助於將來的進一步學習。培養寶寶學外語可以從以下幾方麵做起:教寶寶幾首簡單明快的英語歌曲,如《字母歌》《祝你生日快樂》等。
通過答問題方式教寶寶學外語:當寶寶對看到的各種感興趣的事物發問時,可以用兩種語言一一回答。
外語節目:通過收聽、收視幼兒外語節目激發寶寶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和寶寶一起用外語做遊戲,或聽有趣的外語故事,使寶寶不斷感受外國語言。
用直觀法教寶寶:如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去公園、逛商店、做家務時,隨時隨地教寶寶各種事物的說法。
在寶寶掌握了一些常見事物的名稱後,也可進一步教他有關這方麵的簡單句子,或其他一些日常生活用語。
讓寶寶學外語,父母要注重讓寶寶多聽,寶寶不願意說時,就不要強迫他;寶寶情緒高時就教他說。
聽聽有趣的外語故事或歌曲,這也是寶寶的學習。
培養寶寶學習外語
寶寶在1歲之後,就可以學習外語了。對於寶寶來說,不論母語、外語都一樣,從小反複聽什麼語言,就會說什麼語言,同時聽兩種語言,自然就會說兩種語言。
寶寶能力特點
寶寶學外語也跟學母語一樣,可以從小學起,從初生學起,起步越早,學得越好越容易。寶寶學外語常常是學得快,忘得也快,隻要沒有練習的機會,不管當時說得多麼好,也會忘記。
可是,在腦海的細胞深處卻仍然殘留著接受過那種語言的神經網絡,深深地留下了這種痕跡,長大以後重新再說這種語言的時候,就能再度發揮作用,如果能堅持不斷地聽和說,將來的學習就會更加容易。
數學啟蒙訓練
對寶寶進行數學啟蒙教育時要特別強調培養興趣。因為與故事、畫冊相比,數學的學習比較抽象枯燥,因此,父母要采用遊戲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滲透數學教育,讓寶寶學得具體、自然、有趣。
寶寶能力特點
這個時期的寶寶空間意識加強,他們具備上下、裏外、前後方位意識,並且知道空間是一個具體概念,如果一個球消失在長沙發後麵,他知道球還存在著,並能夠去翻找。同時,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也在加強,對於圖形、色彩、分類等與數學相關的概念更能掌握。數學的啟蒙教育主要是讓寶寶接觸到數字的概念,培養寶寶對數字的興趣。
寶寶能力培養方案
真正的數學啟蒙教育應從3歲左右開始,對於1歲多的寶寶來說,在寶寶認識了物體的形狀、大小時,就可以教數與數之間的聯係了。因此,父母應該在生活和遊戲中多教寶寶一些相對概念,如大與小、高與矮等,並讓寶寶進行比較,同時還要和寶寶多玩一些歸類、配對遊戲,促進他們邏輯推理能力的發展。
分分類
爸爸準備一副撲克牌,讓寶寶按花色形狀分成幾堆,如按方塊或紅心。隨後,可以讓寶寶按紅色和黑色分類,最後可按數字分類。這是一種學習顏色、形狀和數字概念的極佳的遊戲。
配配對
爸爸先取紅色、黃色、白色等不同顏色的小球若幹,然後,任意取出一種顏色的小球,讓寶寶取顏色相同的小球,進行配對。
數學思維及想象力開發訓練
對寶寶進行數學啟蒙教育要特別強調培養興趣,父母要采用遊戲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滲透數學教育。在1歲半以後,應在寶寶的遊戲中增加一些較為複雜的內容,讓寶寶學得具體、自然、有趣,促進寶寶的思維發展。
此外,這個時期還要開發寶寶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可以說每個寶寶都有豐富的想象力,但寶寶的這種想象力往往未被父母注意到,並且更多的是被忽視了、甚至被斥責了,對此,父母一定要注意,不要讓寶寶的想象力在有意無意中被扼殺。
當家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寶寶
時,爸爸媽媽還可以進行“看誰拿得對和快”的遊戲。
此外,也可以準備一些顏色相同但形狀不同的物體,讓寶寶分類、配對,以訓練寶寶對圖形的觀察和判斷能力。
誰的多
爸爸可以準備一副棋和一個棋盤,爸爸和寶寶圍著棋盤坐下,然後,讓寶寶決定要哪種顏色的棋,寶寶決定好後,爸爸要和寶寶各拿好自己的棋子。
接下來,爸爸就說:“開始!”寶寶和爸爸將自己的棋子排列到棋盤上,直到爸爸喊“停”為止,然後讓寶寶比較誰排的多,誰排的少,遊戲可以反複進行。
當遊戲結束時,將棋子一個一個收回盒子裏。比如,放一個,說“1個”,再放一個,再說“1個”,這樣同時可以使寶寶理解1。
在玩時,爸爸應根據寶寶排的多少來決定自己排的多少,因為要使寶寶有一個明顯區別。比如,寶寶排5個,爸爸可排10個左右,爸爸也可比寶寶排的少,以激發寶寶的遊戲興趣。
想象力的發展與培養
寶寶想象力的發展,在各年齡段都有不同的變化,父母應根據寶寶發展情況來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