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縣(今浙江紹興市)人,是我國古代著名詩人,也是宋代詩人中對後代影響很大的人。
愛國主義精神,是陸遊詩思想內容的核心。在南宋的曆史條件下,愛國與否的鴻溝,區分在對北方女真貴族統治集團的南侵是堅持抵抗還是主張投降,對我國的國土是主張統一還是聽任分裂。陸遊堅決站在抗金者一邊,他的愛國主義思想,是紮根在現實鬥爭的土壤之上的。其次是對南宋投降派的苟安偷生的憤怒鞭撻。大地主官僚所支持的南宋政權,是為了保持他們在半壁江山內對農民壓迫剝削的階級利益,不惜對敵人無恥屈膝。他們殺害和排擠了抗金的將相,自己在西湖上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詩人在作品中,對他們作了憤怒的譴責,表現了自己“蓬窗老抱橫行路,未敢隨人說弭兵”的反投降精神。
陸遊是個受時代陶熔而又同時努力陶熔時代的人物,雖然最後理想破滅,在人生舞台上引吭高歌,隻是一曲悲壯的頌歌,但是他精神不朽,通過自己的文學創作,發出了聲聲戰鬥呐喊,擂響了心靈戰鼓,永遠激勵著千秋萬代的中華兒女奮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