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白狐(2 / 2)

當然了,老媽可疼小丹青的,每次都護著他,還跟他合夥騙老豆呢?這讓小丹青特幸福,愛死老媽了。

小白狐沒走,就穿進小丹青的書籃內,讓他背著回家,一副這輩子小白狐跟定你了,嗯嗯,小丹青要負責任哦。

小白狐很好學,特別是讀書這麵。小丹青成了小白狐半個老師,總是喜歡指著字樣讓小白狐認。

當然,小白狐很乖,很虛心學習,隻是它不會說話,隻是吱吱的叫幾聲,但還好了,小白狐會寫,小爪抓著筆認真的寫。

通過這點,小丹青總算是找到與小白狐溝通的方法。小丹青看小白狐雪白美麗的毛發就喜歡叫它小白。

當然,小白對這個很反對,感覺沒詩意,不聽小丹青,它給自己起了一個很聽的名字,鄭可人,意思,嬌小可人,討人喜歡,但這個名字一直沒人叫了。

兩個調皮搗蛋的家夥,一起玩鬧,一起學習,一起背書,之乎則也,倒也快樂。這樣的時光,時續了好幾年的光景,小丹青慢慢也成年,滿十五歲,鄉試,走上科舉之路。

小丹青在鄉村裏,由於小白狐的陪讀,倒小有名氣,鄉試中秀才,一時讓家裏人高興一把。但丹青卻鬱鬱不樂,小白莫名走失,這讓他很擔心。

為這事,丹青鬱鬱不樂好久,同時在街市上買了一隻白狐,但買來的白狐,愣愣的,不通人性。

三年過後,丹青在父母的要求下,總算是踏上京城科舉考試的路,隻是京城是帝國首府,學子千萬,臥虎藏龍,才子佳人多多。

在這裏丹青隻是普通的一個,再加上科舉黑暗,官家子弟就算沒才學,用權用錢照樣買下榜名。有才學,在這裏也隻是他人嫁衣,很難中舉,丹青在科舉路上幾進幾出,名落孫山,鬱鬱不得誌,出京城。

坐在亭子裏,丹青懷著買來白狐,愣一下,長歎一口氣,把白狐放歸自然。丹青靜靜坐在亭內,望著白狐遠去的背景,整個人枯落般,麻木而淡談的憂傷。

過會兒,丹青彎腰在書籃內拿出一書,書名《周易》。此書,是丹青與小白平時玩鬧時,無意間在一個洞府內發現的。

周易一書也不知是多少年代留下來的,頁麵邊殘帶著斑斑黃焦書蟲啃咬痕跡,很古老的樣子。

小白發現周易一書很激動,整晚就看著此書,觀摩此書,小白靜坐著,又是冥想又是比劃,終無果。小白氣極了,就逼著小丹青也看,一副你不看我哭了,小丹青無奈,隻能認真看周易。

周易一書,講周易八卦,相術卜卦,神乎其也,丹青感覺迷信,像道教之說,比如,周易六十四卦,周易五行相克陰陽法。

這些莫名說法無不隱含著道教,道法自然。至於道教門派什麼,丹青倒也聽說過一些。隻是道教門派,向來深居深山老林,占靈山靈脈,苦修,追求仙道。

在京城南麵千百裏外是姨山,姨山到處是樹木花草,山下生長許多牡荊樹和苟杞樹。江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大海。也是此江河,使得姨山依山傍水,美至仙境。

據很多憔夫說,在山上都見有一些飄逸的仙人,美麗仙女。有人說姨山上有道教,玉清宮。玉清宮是普天下三千道教門派之一,在中原九洲京洲有一定的名氣,當然這些都是那些所謂的‘入世弟子’所說了,丹青不是很信。

丹青向來受父母的教育影響,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不什麼相信道教學說。因此,對所謂周易一書訴說的事,丹青並不什麼看重,亦是不什麼認真觀摩此書了。

倒是小白,它很喜歡此書,整天琢磨著。丹青隻是笑笑,這小白平時看神魔鬼怪,聊齋之類書刊多了,整天就胡亂想,要成狐妖呢?

今方小白莫名失蹤,丹青不認為小白通靈,開靈智,要尋找自己的世界,多半凶多吉少,隻是多年來自己不願相信罷。

如今想來,其中的點滴,多少讓人有些感傷,痛楚。

“小白,黃泉路上走好,丹青窮困書生,也沒什麼給你,生前你特愛此書,唉……”丹青帶著一絲傷感,像科舉鬱鬱心情勾起自己的傷心事。

說著,丹青磨擦打火石,點燃周易一書。書麵幹燥易燃,靜靜燃燒,不一會兒就燃去一大半。

亭內飄著一些書燃燒的灰燼,丹青複一歎氣,抬頭望向遠方,似忍著不讓淚水流出來。周易一書燃盡,火光過後,談談籠罩著一層黃金光。

丹青皺眉,書燃盡餘下的灰燼不都是黑烏烏?何來的金光籠罩。他又是疑惑又是好奇,就彎腰看看。

黑烏烏的灰燼內,談談露出一麵黃金書麵,丹青隨手拿起來,是一麵薄薄黃金底色頁麵,可隨手折疊。頁麵上標著百來個漂亮的金。

金,理解有些拗口,默念著,似一首詩賦,似一套心法口決,又是隨意字拚上去,沒太多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