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羅鳳新區,城投集團的地位可謂是舉足輕重,下轄五家子公司,穩坐國有企業第一把交椅。光每年創造的稅收就近10個億。想著,馮容海的腦海蹦出了一個成語,蚍蜉撼大樹,蚍蜉即螞蟻,況且自己還是隻初來乍到的螞蟻,連東南西北都分不清,拿什麼去和城投集團這棵根深葉茂的大樹抗衡呢!
的確,馮容海曾在羅鳳新區任過職,紀委糾風辦主任。不過,兩年後,他就被調到了市紀委。更何況,那是10年前的事情了,環境變了,人也變了。因此,對於羅鳳新區而言,馮容海是“老人”,更是“新人”,說是初來乍到,的確沒錯。
猶豫著,馮容海的心中蹦出了老領導的一句話,“小馮,你不要有什麼顧慮,盡管放手去幹,我這個老頭子永遠是你堅強的後盾。”這句話,如同定心丸,更似一把無形的尚方寶劍。馮容海堅定地抿了抿嘴,像是拿定了主意。他看了看時間,理了理思緒,出了辦公室的門。
剛出門,便撞見了廉政辦副主任丁國凱,丁國凱是馮容海親自點的將。兩個人曾在一起搭過班子,彼此知根知底。馮容海在羅鳳新區紀委任糾風辦主任時,丁國凱正是他的副手。兩年後,馮容海去了市紀委,幹的是老本行,糾風辦副主任。而丁國凱,被調到了羅鳳新區所在的地盤,甌港區紀委,任監察處主任。如今的丁國凱,已是甌港區紀委的常務副書記。這次,成立廉政辦,馮容海特意請示老領導,要了這個人,看中的正是丁國凱的人品和業務能力。
一起共事,要得不是表麵上一團和氣,背地裏各懷鬼胎,而是誌同道合。有了這個大前提,哪怕是有矛盾,有爭執,都是好事。
“老丁,這件事你怎麼看?”馮容海揚了揚手上的舉報信問。
昨天,看完舉報信,馮容海讓秘書徐鳴複印了4份,副主任丁國凱,紀檢監察處處長陳濤,審計監督處處長季克凡,綜合處處長何永蓮,新的領導班子成員,人手一份。讓他們各自過目,有個準備,第二天召開專題會來討論。
“老馮,依我看,這裏麵有文章。”丁國凱頓了頓,環顧四周,壓低著嗓門,又說,“而且難保就是大文章。”
“老丁,實不相瞞,這也是我的看法。”馮容海稍作猶豫,試探著問,“不過,該怎麼來做好這篇文章,從什麼地方入手,我還有些吃不準。這方麵,有沒有什麼好的思路?”
“老馮啊,現在的關鍵問題,不是怎麼樣做好文章,而是能不能做文章。”丁國凱一語中的。
馮容海的心“咯噔”了一下,丁國凱的話,道出了他心中的另一層擔憂,那就是其他三個人對此事的態度。畢竟,是剛搭建的班子,除了丁國凱,對於陳濤、季克凡和何永蓮,馮容海並不了解。人心隔著肚皮,想要摸透,沒有個三五年的時間,是不可能的。而且,如今混官場的人,尤其是老手,人人都有幾張麵具。熟悉的人,他會自動摘下。至於陌生人,見什麼人,戴什麼麵具。
“老丁,不管如何,等會兒我們先討論,你這個副主任的態度很關鍵。”馮容海話裏有話地說。
進了會議室,陳濤和季克凡悶頭抽著煙,何永蓮把弄著手上的iPhone,彼此之間如同陌生人,沒有任何的交流。這也正常,沒有把準對方的脈時,心中是該有堵牆,盡量少交流,少說話。這官場上,最難處理的就是人際關係,最容易捅婁子的就是嘴巴。屁股決定腦袋,腦袋決定嘴巴。該說的話,必須說,少說一句,可能就失去了一個機會。不該說的話,千萬不能說,多說一句,可能會毀了前程。真正的高手,能把假話說得像真話,並讓他人信以為真。
見馮容海和丁國凱進門,季克凡掐滅了煙,何永蓮收了手機,唯獨陳濤,跟沒事一樣,繼續點上煙,“吧唧吧唧”地抽著。
“老陳,你的煙癮很大嘛。”馮容海邊笑著問邊上前推開窗戶。
“馮主任,沒辦法,幹我們這一行的,每天不知道要死多少腦細胞,隻能用煙來提提神,醒醒腦。”
“我完全讚同陳主任的這個說法,眼下,我們廉政辦剛剛成立,責任重大,省裏麵和市裏麵都在看著。接下來,大家可要做好死更多腦細胞的準備。”馮容海巧妙地接過話,爾後,掃了每個人一眼,直接進入了正題,“想必,這封舉報信的內容,大家都看過。既然看過,就該有想法。今天開這個會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暢所欲言,談談各自的想法。老丁,你來帶個頭!”
“我的想法很簡單,對於貪汙腐敗分子,不管背景有多深,後台有多硬,一律嚴懲。”丁國凱第一個亮明了態度,也算是對馮容海的支持。聽著,馮容海心中暗喜,稍許有了些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