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奈打落金甲,搖了搖頭,也不見他如何得意,隻是興味索然。正在寂寞之際,忽見台下又有人騰身而上。大奈暗道:“來得好,但願不是膿包。”
便見童環抱拳道:“擂主請了。適才下去的乃是我的兄弟,我來跟你再打過。”
大奈點點頭:“好,請進招。”
童環心道,剛才金甲大意,讓他得手。我且穩紮穩打,看他還有什麼手段。當下拳出如風,步步為營,一步步向大奈逼了過去。
大奈一見,那意思卻是足了,暗道來的好,凝神應戰。
童環使的,乃是一路疾風拳法。這路拳法講究一氣嗬成,中間絕無停頓。大奈若任由他一路攻過來,必被他逼到台下。
想通此節,大奈也不與他硬拚,左躲右閃,一邊化解他淩厲的攻勢,一邊讓自己穩穩地落在台上。
此時不僅大奈暗暗讚歎,秦瓊也在心中叫好。原來童環將這路疾風拳法使將出來,竟無絲毫破綻。
無如,招是好招,卻總有盡時。素常童環用這路疾風拳法去那賊,往往不出十來個回合,必已將賊打倒了。可惜今天他碰到的是大奈。無論他多麼攻勢淩厲,大奈都能從容化解。等到疾風拳法使到最後一路,童環的攻勢不由一緩。
世間厲害的拳法,大多有起手勢和收手勢,這是從小練習就已經練習慣的。童環從前從來沒有將這路拳法使到最後一招,所以也不怕收手勢影響攻勢。今天是第一次將拳法使完,所以不知不覺又將收手勢用出來了。
秦瓊一見他用出這招,心中暗歎,又一個要敗了。先前他一路狂攻,以攻代守,所以缺點也不明顯。此刻攻勢一緩,缺點也就很容易看出來了。原來他跟金甲一樣,下盤也是不穩。
大奈一看,已經明白了一個大概。趁著他舊力已盡,新力未生之際,踏中宮急進,現學現賣,就用當場領悟的疾風拳法的招式去打他。
童環使出收手勢,心中就暗叫不好。隻是練隨了手,把攻勢慢下來了。心中就在提防,大奈要用什麼招式來打他。當初他學疾風拳法的時候,師父也知這路拳法雖然精妙,如果碰上高手,終究徒勞無功,因此也傳了他一些防禦的招式。這些招式卻也很精妙。但師父就算漏了一點,忘了別人也可以用疾風拳法來打他,所以防本門拳法的招式,卻沒有如何傳授。
偏偏大奈也用疾風拳法來打他,童環心下立刻著了慌。他沒有大奈那樣閃身的本事,隻得節節後退。
猛見大奈停住了手,心中正在詫異,他何不再趕一步。卻覺得身後一腳踩空,翻身跌下了擂台。
這一陣看的秦瓊蕩氣回腸。大奈對於火候的把握歎為觀止。早停片刻,童環就站穩了;遲停片刻,就要打到童環身上了。似這樣讓童環自己跌下,換了秦瓊,恐怕也不能夠。
本待鼓掌,因為金甲童環皆是兄弟,怕他二人臉上不好看,強自忍住了。
金甲童環吃了這個虧,雖然還有些不服氣,卻也無可奈何。初時金甲還道對方取巧,待見贏童環贏得如此巧妙,也知自己輸得不冤。
想到這層,二人齊齊拿目光來看秦瓊。
秦瓊搖頭道:“你二人莫看我。我是一個配軍,就是贏了他,也拿不到先鋒官。”
金甲道:“話不是這麼說,二哥若然贏了他,也不當他的先鋒官,隻需拿了他三百兩銀子,先鋒官依舊讓給他,卻不發財。再說北平王知道你贏了他,說不定一高興,就免了你的殺威棒了,豈不正好?”
童環也道:“二哥若不給我二人出氣,倒讓人覺得二哥怕事了。”
秦瓊心道:“他二人既如此說,我也久沒有鬆筋骨,也罷,就上去會會那英雄。”
當下秦瓊緩緩走到台下,凝神提氣,輕輕一縱,便到了擂台之上。
台下眾人本已多日沒有看到打擂的,今日竟連出三個,無不興奮,掌聲頓時四起。
這正是:山外青山樓外樓,強中更有強中手。欲知秦瓊與大奈二人打擂何人得勝,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