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大洪水及少林寺(2 / 2)

千古名寺,中國佛教祖庭,嵩山少林寺!

和人們平日電視電影,以及生活中了解的不同,別看各種武術學校,或者少林學院吹的挺咋忽,好像有那麼回事,但是少林寺真正的嫡係,幾乎很少來自什麼少林寺文武學校,塔溝文武學校之類的學院子弟。

誠然,這些武術學院,為少林寺的文化品牌,和推廣宣傳,做出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也聘有少林武僧甚至高僧之類的專業人士前來授課解惑,甚至提拔人才,但是少林寺真正的武僧選拔隊伍,其實非常狹窄而且傳統。

這隻隊伍有個很老套的名字:嵩山少林寺武僧後備隊,常駐少林後山。

和交錢就可以進的各種少林武術學校不同,武僧後備隊是少林寺真正的根基所在,所以不但需要介紹人,而且需要進行考核。

身為釋延年的弟子,又是少林俗家弟子邵成龍從小教育出來的,夏林鋒可謂是根正苗紅,身家清白。加上一身同年齡段中,很是不錯的功夫,自然輕鬆的加入了少林寺武僧後備隊。

釋延年住的僧房有些偏僻,離別的師兄弟宿舍都有一點距離,整個房間極為簡樸,僅一床一櫃一蒲團,竟是連凳子都沒有一把,實在讓夏德文有些咋舌。

倒是牆上的一首詩讓夏林鋒父子二人多看了幾眼。

農事泯諸相,

勤耕第一榮。

溫飽既有得,

閑坐話無生。

夏林鋒自是不知道這首詩的來處,隻覺有點鋤禾日當午的意思,夏德文卻釋延年海燈傳人的緣故,知道這首詩是海燈法師所著《雲居山講楞嚴經》。

字跡飄逸中又自有端莊,也不知是海燈本人所著,還是後人臨摹。

很快辦好了入寺手續,夏德文才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再三叮囑,並留下了一堆物品後,放心的下山了。

至此,如夏彪所願,夏林鋒幾乎與世隔絕的少林寺,開始了他在武僧後備隊的習武生活。

盡管是自己的親傳弟子,但是釋延年對夏林鋒卻一視同仁,除了武術上的指導,生活上卻也並沒有給夏林鋒什麼特別的優待。

除了每周抽一天去請教一下問題,夏林鋒更多的時間,都是在後備隊裏和幾十個師兄弟一起度過。

習武之人,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真正練武之人的苦楚,遠超常人想象,特別是少林寺,像一般學生睡懶覺,賴床之類的詞語,是絕不可見的。

每天早上六點鍾就得起來做早課,然後在師兄的帶領下,飛奔下山,接著跑回來,往返近五公裏的晨練跑下來,已經是餓到前胸貼後背了,吃過早飯,再根據文化課和武術課的安排進行學習,一直到晚上十點熄燈睡覺。

夏林鋒前幾年每日早起練武的習慣,終於獲得了回報。

和其餘幾個同屋的師兄弟比起來,夏林鋒無疑幸運的多,至少很少挨戒尺和懲戒。

同寢室一位姓劉的師弟,估計家境比較好,寺裏也有門路,不知道怎麼混進來的,一手三腳貓功夫,結果三天不到,就被打的哭爹喊娘,手腫的蘿卜一樣,一周不到就被清除了出去。

少林寺可不能和一般學校比,這就沒有什麼不能體罰的條例,恰恰相反,所有武人都信奉棍棒裏麵出好人,挨戒尺和懲戒才是常態。

饒是這樣,夏林鋒也偶爾還是會被懲戒,對練中也偶爾會受傷。

入寺不到一個月,靠牆雙手撐地倒立二十分鍾的懲戒,以及各種跌打藥酒的味道,夏林鋒就已經習以為常了。

還好和真正的僧人不同,少林寺武僧後備隊的成員,因為小孩和少年居多,是可以吃葷的,倒也沒有耽誤。

當然,據說真正的武僧團,就隻能吃素,不能吃肉了,但是吃的素也和一般的素菜不一樣,多是藥膳,不然沒有力氣練武,缺少肌肉,也會沒有攻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