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貫徹十七大精神階段,各級電台、電視台將宣傳重點放在深入報道各地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的情況上,如天津電視台推出了《學習貫徹十七大,求真務實待發展》專欄,山東電視台推出了《百姓心聲》專欄,進一步宣傳和貫徹十七大精神。如雲南西雙版納等各少數民族地區的電台、電視台還積極使用民族語言宣傳十七大精神,更具地方特色,更加貼近百姓,取得了較好的傳播效果。
2.曆次全國“兩會”宣傳報道情況
十年以來,各級電台、電視台不斷加大對“兩會”的報道力度,堅持三貼近原則,不斷創新報道形式,加強媒體互動,力求增加兩會宣傳的報道的及時性、立體感和感染力,取得了較好的宣傳效果。
2001年“兩會”報道中,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開設了十多個專欄或專題,到2009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開設的專欄、專題上升至109個,播出總時長增長至532小時,2010年其報道規模則進一步擴大。中央電視台對兩會報道力度也逐漸加大,同時更注重和加強外宣工作。2002年,中央電視台投入第一、二、四、九套節目包括三十多個欄目參與了兩會報道,全世界66個國家和地區的181家海外電視機構全部或部分轉播了央視3場現場直播節目;2004年,中央電視台首次啟用“新聞頻道”全程參與全國“兩會”的報道;2006年,中央電視台投入綜合、新聞、國際、英語、西法等更多頻道參與兩會報道,通過現場直播和專題直播為國內外觀眾在第一時間提供了關於“兩會”的最新資訊。中國國際廣播電台2010年的“兩會”報道覆蓋了全球一百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投入600個欄目,播發了2萬篇次專題、6萬條次新聞,外宣工作進一步加強。
全國各級電台、電視台堅持以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和貼近群眾為報道原則,聚焦百姓、關注民生,已成為近年來廣播電視報道“兩會”的重要內容。中央電視台的“兩會”報道更多地將鏡頭對準了基層代表委員和廣大群眾,推出了《代表議案》、《百姓關注》、《“兩會”最前沿》、《百姓說“兩會”》、《小丫跑“兩會”》、《小崔會客室》、《外國人看“兩會”》等個性化欄目,提升了“兩會”報道方式。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的華語環球廣播,在2009年的“兩會”期間,開辟了《“海歸”上會——代表委員係列訪談》欄目,邀請十多位代表來直播間與聽眾、網友交流互動,為廣大民眾搭建了平等交流且人性化的溝通平台,成為百姓了解“兩會”、參與“兩會”的橋梁。
十年間的“兩會”宣傳注重現場報道,內容生動活潑,各級電台、電視台宣傳報道配合有力,全國媒體聯動,使得“兩會”報道極富感染力。一方麵,各級電台、電視台加大了現場直播的比例,采用多樣化的傳播手段,尤其是中央三台發揮其專業權威媒體的優勢,安排了多次現場直播和專題直播,使報道準確生動。另一方麵,各級電台、電視台在“兩會”報道中都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以中央三台為領頭的全國廣電媒體精心組織策劃,多層次、係統化、立體式地報道了“兩會”盛況。中央級媒體開辦專欄和專題節目,全麵解讀“兩會”精神,借助頻道和欄目品牌優勢,打造了一批有影響力的宣傳報道節目。各地方廣電媒體結合本地實際和特色進行報道,內容豐富、貼近基層。同時,廣播電視媒體還充分發揮新媒體優勢,聯合采用手機短信、網絡等手段與廣大群眾進行互動。全國廣電媒體的聯動,實現了“兩會”報道的多角度、多樣化、立體化。
十年來,在“兩會”宣傳報道中,全國各級電台、電視台與時俱進,積極關注社會熱點,準確把握重大議題,加強深度報道,在宣傳教育、輿論引導方麵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如在2009年的“兩會”報道中,麵對嚴峻的國際金融危機形勢,全國廣電媒體在全麵報道和總結前一階段工作成就的基礎上,深刻分析國內外形勢,並積極宣傳黨中央的重大部署和精神,鼓舞並增強了全國人民應對金融危機的信心。2010年的“兩會”報道,以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加快經濟發展轉變方式為重點,對老百姓熱議的社會熱點問題,如醫療改革、物價、住房等進行了深入闡釋和剖析,積極宣傳黨和政府的重大部署和方針政策,增強了人民信心,也有效地引導了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