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級電台、電視台都發揮各自優勢,積極組織報道隊伍,開設專題專欄,積極開展宣傳報道活動。中央電視台在此次世博會報道中創下了參與報道人數之最,組建和派出了一批骨幹力量參與報道,僅前方報道團就累計達到兩千多人次,同時還在台內投入13個頻道、五十多個欄目參加報道,開辦《直通世博會》、《天天世博會》、《世博上海演播室》等專題欄目,播出大型紀錄片《百年世博夢》和大型世博係列短片《世博傳奇》二百多集,積極報道上海世博會的盛況。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創新報道方式,推出一係列精彩的專題節目:經濟之聲聯合發起“全國經濟廣播世博報道聯盟”,使得世博報道覆蓋全國;央廣手機台製作世博專題節目三百多條,累計達1000分鍾;中國之聲也推出《中國國家館日特別直播——精彩中國、歡聚世博》、《上海世博會閉幕式特別直播——世博夜未眠》等重點節目。
各級地方廣電媒體在轉播中央媒體世博報道新聞之外,也創造性地結合當地特點,推出《世博現場》、《世博鏈接》、《世博辭典》、《穿越長三角——“世博會,長三角準備好了”》等特色節目和專題,世博報道可謂聲勢浩大,精彩紛呈。
作為東道主的主流媒體,上海廣播電台、電視台全力以赴,從世博會籌辦到開幕開園,從常態運營到閉幕閉園,圓滿完成了世博會各項宣傳報道任務。世博會期間,東方衛視和上海新聞綜合頻道開設了“全景世博”、“世博各省區市活動周”、“世博進行時”、“看世博謀發展”等近40個專欄,運用動態、深度、專題等報道形式,不斷將世博宣傳引向深入。世博宣傳報道不僅圍繞世博會平安快樂的目標,大力宣傳世博會“理解、溝通、歡聚、合作”的理念,而且,在推動世博會籌辦、擴大世博影響、疏導客流、維持秩序等方麵,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上海世博會的宣傳報道中,對外傳播工作十分突出。中國國際廣播電台采用61種語言在廣播頻率和“國際在線”網站上開設二百多個世博專欄,播發新聞約24萬條次,專稿15萬次,直播時長達600小時。開設了《與政要麵對麵》等多語種專欄,先後采訪塞爾維亞總理米爾科·茨韋特科維奇,波黑部長會議主席尼古拉·什皮裏奇,克羅地亞總統伊沃·約西波維奇,巴勒斯坦國總統阿巴斯,馬拉維總統穆塔裏卡等二百多位外國政要和高端人士。使用30種語言,對4月30日舉行的世博會開幕式進行了全方位的直播報道,創下了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異地報道的語種和報道規模之最。世博會報道引起了海外受眾的熱烈反響,僅開幕式直播期間,“國際在線”網站的點擊量約240萬人次,有160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受眾,通過手機短信、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留言等方式表達了他們對上海世博會的看法,共計五萬多封。中央電視台還在世博會重大節點上,開放對外的公用信號,僅開幕式當天,有130個國家和地區的318家電視媒體,轉播了中央電視台的節目信號。世博會報道期間中國網絡電視台的訪問量也高達1.26億頁次。
4.第16屆亞運會報道情況
2010年11月,第16屆亞運會在我國廣東省廣州市進行。全國各級廣電媒體緊緊圍繞“激情亞運,和諧亞洲”這個主題,對整個運動會進行了全方位的宣傳報道。中央電視台投入多個頻道直播亞運各項賽事,在重點新聞欄目及時播出賽事新聞。《新聞聯播》從11月1日起,每天選擇不同的側重點報道亞運會的進展情況。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新聞和報紙摘要》、《新聞縱橫》、《央廣新聞》等重點欄目全麵報道精彩賽程。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使用23種語言進行采訪報道,播出語種覆蓋45個參加本屆亞運會的國家和地區。廣東省的廣電媒體除了報道亞運會的重大活動和重要賽事外,注重報道形式創新,設立水上移動演播室,首次以在珠江遊動的開放式演播室全麵報道亞運會。同時,報道也注重服務性,突出關注亞運期間交通、旅遊等百姓關心的問題。全國各級電台、電視台的相關節目報道,為舉辦一屆團結、祥和、文明、精彩的亞洲體育文化盛會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