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廣播電視從模擬技術向數字技術轉換、從傳統傳媒向現代傳媒轉變、從計劃事業型向事業產業型轉型步伐的不斷加快,中國廣播電視經曆了一場深刻的技術變革、體製轉型和結構調整。麵對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新任務,加強政策研究機構建設、推進政策研究工作成為廣播電視改革發展的重要選擇。
一、政策研究隊伍逐步壯大
從2001年到2010年的十年時間裏,各種形式的政策研究機構或研究部門相繼設立,全國逐漸形成一支具有一定規模的廣播電視政策研究隊伍。
2004年4月,廣電總局成立了專門的政策研究機構——廣播影視發展改革研究中心,下設政策與發展戰略研究所、產業與經濟研究所、國際廣播影視研究所、視聽新媒體研究所和法律事務所5個內設研究機構。隨著研究工作的深入開展,政策研究部門作為促進廣播電視改革發展思想庫、智囊團的重要作用日益顯現。2007年2月,在廣電總局黨組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推動下,經中編辦批準,原設於廣播電視規劃院的廣播影視發展改革研究中心正式單獨設立,更名為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廣播影視發展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內設機構和人員編製得到了加強。到2010年年底,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已有政策研究所、產業研究所、信息研究所(廣電藍皮書編輯部)、視聽新媒體研究所、國際研究所、電影研究所、法律事務所共7個內設研究機構,專業研究人員近40名,其中絕大多數具有高級職稱或博士碩士學位,專業學科涵蓋哲學、文學、法學、新聞學、經濟學、教育學等多個領域。
在總局發展研究中心成立之後的幾年時間裏,中央三台和北京、江蘇、湖南、山東、山西、吉林、內蒙古、廣東、浙江、雲南、黑龍江、上海等地的廣電部門也相繼設立了專門的政策研究機構。到2010年年底,全國已基本形成包括中央和地方廣電行政部門及播出、運營單位政策與發展戰略研究機構在內的廣播電視政策研究格局。這為廣播電視政策研究的正常開展提供了重要的機構和組織保障。
為整合全國廣電係統政策研究力量和研究資源,加強政策研究工作的縱向和橫向配合協作,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於2006年6月發起建立了全國廣播影視發展改革研究協作機製,每年定期召開一屆發展改革研究協作會議,專門就當前廣播影視發展改革中的重大問題進行研討交流。至2010年,已分別在重慶、湖南、廣西、江蘇、內蒙古等地召開過五屆協作會議。總局發展研究中心還於2007年創辦了內部刊物《信息交流》,及時反映廣電總局的政策導向和工作部署,定期通報各成員單位開展政策研究工作的情況和進展,交流研究工作信息和經驗。通過協作機製這一平台的帶動和促進作用,全國廣電係統政策研究機構之間的合作進一步加強,聯合完成了多個研究項目,促進了廣播電視政策研究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
二、積極開展政策研究工作
新世紀頭十年,我國廣播電視麵臨難得的發展機遇,也麵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全國各級廣播電視政策研究機構密切跟蹤新情況新問題,政策研究成果不斷湧現。其領域重點集中在決策研究方麵。通過對包括傳媒價值、傳媒生態、公共服務、產業體係、技術條件、政策環境、製度保障等涉及廣播電視改革發展深層次理論問題的探討,理清廣播電視改革發展的基本理念、建構促進廣播電視改革發展的政策體係、探索推動廣播電視改革發展的重要路徑,成為這一時期研究機構重點關注的課題。
(一)廣播電視發展戰略研究
圍繞廣播電視發展戰略的研究基本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廣播電視宏觀發展戰略的研究,主要由總局發展研究中心承擔;另一類是廣播電視播出或運營的中、微觀發展戰略研究,主要由各級廣電媒體和地方廣播電視研究機構承擔。比如,2007年,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組織實施了重點研究項目《廣播影視發展戰略專題研究》,分別從廣播電視新型管理體製和監管體係、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係、廣播電視產業發展、廣播電視數字化發展、視聽新媒體發展、廣播電視人力資源、廣播電視政策保障等不同角度,對廣播電視改革發展中的全局性問題和重大問題展開了戰略研究。2009年以來,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又分別就媒介融合及三網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的發展戰略進行重點研究。中央三台及上海、江蘇、湖南、吉林等地方廣電機構的研究部門也針對體製機製創新和業務發展,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廣播電視發展戰略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