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建技術監督部門加強計量器具檢定
為了適應計量法製管理的要求,煤炭部在原有標準化管理部門的基礎上,增加了計量專職人員,組建了隸屬於科技教育司的技術監督處,負責煤炭工業部的計量監督和管理工作,其主要職責是:貫徹執行國家計量工作方針、政策、計量法律、法規,並結合具體情況組織製定相應的實施辦法、細則等;根據特殊需要建立煤炭部門礦用最高計量標準並組織量值傳遞,進行計量理論、技術和器具的研究,參與進行計量認證,為解決煤炭部門特殊需要的計量測試問題提供計量保證和測試服務;製定計量事業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組織計量人員的培訓與考核;組織計量情報、宣傳出版工作。
為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對礦山安全儀器的統一監督管理,以保證煤礦安全生產,保障礦工的人身安全與健康,按照《計量法》的規定,煤炭部已建立部門最高計量標準4項,專業計量標準350多項。這些計量標準的建立對加強煤炭係統專用計量器具的檢定工作起到了積極作用。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在用的瓦斯儀表、通風儀表和粉塵濃度測量儀表等工作計量器具近45萬台(套、國有煤礦在用工作計量器具的受檢率均在95%)以上,其中一些經授權建立了計量技術機構的局、礦所用計量器具的受檢率高達100%,為減少惡性事故的發生和保護作業人員的安全、身體健康,提供了技術保證。
開展計量認證工作推行計量定升級工作
為了更好地開展煤炭部質檢機構和專業實驗室計量認證工作,建立了隸屬於國家技術監督局計量認證辦公室的“國家計量認證煤炭評審組”,負責受理煤炭工業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站)和對外出具公證數據的煤炭專業實驗室的計量認證申請,並組織對申請單位進行初查、預審和正式評審工作。正式評審合格後,報送國家技術監督局審批、發證。
“國家計量認證煤炭評審組”建立後,曾對部屬的11個質檢機構進行了計量認證及單項計量認證工作。經計量認證合格的單位,均能在授權範圍內開展工作。為社會出具的公證數據,對提高企業產品質量水平,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收到了明顯的效果。
1994年由國家組織開展的工業企業計量定升級工作,是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一項措施。它對於加強企業計量技術基礎工作,改善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素質,保證和提高產品質量,降低原材料消耗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自1984年國家頒布《企業計量定、升級管理辦法》以來,煤礦企業經過有關各級主管部門的評審考核,獲得一級計量單位稱號的有5個煤礦和9個煤礦機械製造廠,其餘的國有煤礦企業均分別評定為二級或三級計量單位。
通過開展企業計量定升級活動,對推行法定計量單位,宣傳貫徹《計量法》和其他計量法規,提高煤礦企業職工的計量意識,發揮了重要作用,促使煤礦企業加強了計量器具的管理,保證了量值的準確可靠,從而達到了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產品質量的目的。
張家口煤礦機械廠、徐州礦務局第一機械廠、兗州礦務局南屯礦、徐州礦務局龐莊礦平頂山礦務局一礦等單位對計量工作常抓不懈,做出了突出的成績。
提高計量人員素質建立專業計量機構
根據《計量法》第二十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九條的規定,煤炭部於1986年12月在吉林遼源建立了“煤炭工業部計量培訓中心”,承擔全國煤炭係統計量檢定、監督管理人員的培訓、考核和發證工作。專業計量檢定人員的培訓、考核,則委托有關單位辦理,由煤炭部審核發證。十年來共培訓計量檢定人員和計量管理人員12000多人。通過建立培訓機構和加強培訓考核工作,既提高了現職計量人員的工作素質,又為開展煤炭係統的法製計量工作拓寬了服務領域,培養了符合計量法規要求的計量檢定人員和其他計量人員,有力地促進了煤炭係統計量工作的順利開展。
為確保礦用計量器具量值準確可靠,保證礦山作業安全,保障礦工人身安全與健康,進一步加強全國礦用計量器具的檢定和管理工作,經國家技術監督局授權建立在煤炭部的國家礦山安全計量站,是承擔全國範圍內涉及礦山作業安全的礦用計量器具檢定、測試任務的國家法定計量技術機構,履行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的《專業計量站管理辦法》第七條規定的全部職責。國家礦山安全計量站的批準建立,為統一全國礦山安全儀器的量值創造了條件。
進行計霣技術研究滿足置值傳遞需要
加強勞動保護,實現安全生產,是國家一貫的方針,是企業管理的基本原則。對自然災害十分嚴重的煤礦,了解其各種災害發生的規律,實施監測和災害預報,評估環境保護和安全措施的效果,取決於計量儀表的原理、結構、量值的準確度。為此,煤炭部進行了“計量站係統工程”的研究,其內容包括:建立礦山安全儀器的最高計量標準,製定礦山安全儀器的量值傳遞係統;製定礦山安全儀器的計量檢定規程;測量環境條件的研究;組織機構和管理製度的研究等。1989年以來已製定計量檢定規程10項,其中2項為國家計量檢定規程;對測量環境條件、組織機構和管理三個方麵提出了操作性較強的指導性意見。
根據《計量法》關於“計量檢定工作應當按照經濟合理的原則,就地就近進行”的規定,為保證近45萬台礦用工作計量器具的檢定,自1989年以來,煤炭部下達任務,研製成功二級計量標準器具5種,基本滿足了量值傳遞的需要,實現了“就地就近”檢定礦用工作計量器具的要求。
十年來的實踐證明,《計量法》的貫徹實施,為加強礦用安全儀器的統一監督管理,保證礦山安全生產和礦工的人身安全與健康,促進社會的安定團結,提供了良好的技術保證,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計量是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是煤礦企業安全和生產的重要技術保證。十年來,通過對《計量法》的深入賞徹實施,煤炭行業的計量工作已基本納入了法製管理的軌道。煤炭部在加強計量基礎工作方麵,采取了一係列措施,建立企業最高計量標準1600多項,培訓專業計量人員12000多人,為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提高產品質量和加強經營管理發揮了重要的保證作用。
發展中的電子工業計量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工業部
電子工業計量是從50年代中期開始,根據電子工業科研、生產發展的需要,逐步建立、發展起來的。經過十年來的不偏努力,目前已建立起門類基本齊全的量值傳遞技術體係、管理體係和相應的運行機製。電子計量工作,遵守國家及國防有關的計量法律、法規,並始終堅持麵向科研、麵向生產、麵向使用,實行計量與測試、檢定與修理、量傳與管理相結合的計量管理方針,為保證電子產品質量、促進電子科技進步提供計量保證,從而使計量工作在發展電子工業中起到了重要的技術保障作用。
建立規章製度依法加強管理
1985年《計量法》的頒布,使計量工作從行政管理逐步轉到法製管理的軌道上來,為電子工業計量工作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證。通過積極貫徹《計量法》及其配套法規,電子計量工作得到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加強了技術機構建設,健全了各類規章製度,嚴格了質量管理,擴展了量傳服務,從而大大推動了計量工作的發展。
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加強法製管理已成為推動計量工作繼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趨勢。為此,電子工業部在全麵宣傳和貫徹《計量法》的同時,先後製定發布了《電子工業計量工作管理辦法》等一批部門計量配套規章,並采取相應措施,推動計量工作向深層次發展。技術機構蓬勃發展工作體係形成網絡
《計量法》及其配套法規的貫徹落實,使電子工業計量技術機構和企(事)業單位計量工作有了很大發展。迄今為止,電子工業部已建立了一個電子部電子計量測試研究中心,兩個一級計量技術機構和30多個二級計量技術機構,重點企業、部屬研究所內有上百個三級計量技術機構。電子工業計量網絡將為電子工業的發展發揮出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