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確計時從計量開始
天津手表廠
天津手表廠於1958年正式建廠,是中國第一隻機械手表的誕生地,現有職工3卯7人,各類技術人員5人,工廠占地麵積、6萬平方米,固定資產原值為11009萬元,淨值6557萬元,是已具備年產500萬隻各類手表生產能力的大型手表生產骨幹企業,被國務院首批批準為出口基地企業,1989年又被授予自營出口權,並於1990年晉升為國家一級企業。
天津手表廠根據市場需要自行設計生產的“海鷗”牌男女手表,包括石英電子表和機械表兩大係列8種機芯、100多個花色品種並行生產,已遠銷香港、東南亞、歐美50多個地區和國家,出口量占總產量的70%左右,技術性能和質量指標已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其中海鷗牌機械女表被評為國優產品,石英電子表1990年獲波茲南國際金獎,質量水平已獲得了廣大國內外消費者的認可。上述榮譽的取得是建立在計量管理和質量控製基礎性技術工作之上的。手表行業是一個精密加工製造業,一隻手表由多個零部件組成,因此手表零件的公差要求很嚴,多是以微米計算的,這就對計量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多年來為適應市場的需要,天津手表廠的質量控製和計量工作迎接了一個又一個挑戰,在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花色品種不斷翻新的前提下不斷總結經驗,發展現有的計量體係,實現有效的質量控製,使計量工作從深度和廣度上登上了一個又一個新台階。自1985年晉升國家一級計量單位後,1990年又通過複驗,天津手表廠的計量工作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及生產實踐的認可。
完善計量管理體係為開展計量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天津手表廠從1958年成立計量室開始開展計量工作以後,不斷加強和完善,至今已建立了由廠長和總工領導的計量檢驗科統一管理的計量管理體係,包括長度、溫度、力學、電學和時間頻率計量等內容,共建立了18項企業最高計量標準。為了滿足生產的需要和計量器具配備率、檢測率的要求,1986年以來工廠用於計量儀器的投資達305萬元,其中為了加強對成品表走時性能和防水性能等項目檢測,用了68萬元購買多通道校表儀、防水儀和恒溫恒濕箱,為了適應電子表的生產,投資66萬元購置了更高一級的時頻標準器和生產線上的檢測儀器,這些儀器的購進滿足了產品性能檢測的需要,為產品質量的不斷提高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為了確保《計量法》的貫徹實施和計量工作的正常開展,從基礎工作入手,工廠重新修改了計量管理製度等文件,建立健全了計量工作檔案,重新審核了計量檢定係統圖、計量網絡圖、計量檢定周期,重新根據工廠計量器具精度高、檢定周期短的特點重新設計了16種檢定記錄表格投入使用,並加強了對原始檢定記錄和現場使用計量器具的使用狀況的抽驗工作。這一切都是為了使計量工作迅速發展以謀求工作與管理的最佳秩序,逐步形成一條使技術管理和工作標準融為一體的崗位標準化模式,並在工作中逐步得到貫徹和落實,最終確保了全廠量值準確統一和產品質量的不斷提高。
抓好技術培訓工作是搞好計量工作的前提手表工業本身是技術密集型企業,其中的計量係統對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求更高。在計量人員的培訓上,近幾年來天津手表廠采取了多種形式對計量人員進行培訓,包括參加國家有關部門組織的學習班、技術講座,請專家來廠授課指導,多次組織知識競賽和業務考核,使計量人員不斷拓寬了計量技術知識麵,及時了解了國內外計量技術發展的動向,計量人員的技術素質得到了不斷的提高,並在生產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如在電子表生產初期深入生產現場摸索經驗,解決了時頻量值統一,力矩量值統一、輪片鉚合力矩檢測等問題,配合生產部門和技術部門做了大量試驗,定出線圈架和定子熱處理溫度控製曲線,大大降低了矯頑力,還自製了電池容量測試儀等,滿足了生產測試的需要。
應用微機是加強計量管理工作的關鍵為了盡快實現計量信息的快速存儲、查詢、歸納、傳遞和處理,工廠開發了“計量儀器管理”、“計量器具管理”和“計量器具周期檢定管理”程序軟件並投入使用,此程序已被天津市技術監督局的“天津市工業企業計量信息管理係統"計算機軟件采納。通過對計量器具采用數字編碼進行標準化管理,及時跟蹤工廠近5000件通用計量器具,年檢量近1.2萬次的數據變化,製造強檢、外檢和自檢周期檢定表,並可按管理類別、使用類別、計量器具的歸屬類別提供各種台帳和隨意統計表,供廠領導和相關部門使用。微機管理在計量工作中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計量工作向科學化管理又邁進了一步。
在計量工作上應用質量管理辦法搞好班組管理在計量工作上如何應用:手段提高班組建設,工廠計量班組做了大量工作。量檢小組從1990年起至今已完成了13個工作循環。他們根據上級文件精神和本廠目標、方針,分階段製定奮鬥目標,年年爬坡,年年攀登。例如1983年企業改革計量工作麵臨總體人員數量減少,而且新上崗的人員占50%的困難局麵,這個小組提出“提高技術素質與節約挖潛相結合以適應企業新局麵”的題目,經過一年的奮鬥各項工作指標均達到了一級計量的要求,這個小組每年都被評為市級、兩次被評為部級先進小組,為計量工作的開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為了確保手表質量,工廠采用了內控標準,對零部件的加工按“三率”進行考核,對零、部件除了正常檢驗外,計量檢驗科每月還要按行業標準進行一定數量的考核測試,對入庫表還要逐批進行一次開箱合格率檢驗,其結果與工資獎金直接掛鉤,由於工廠有嚴格的考核標準和完整的質量保證及計量監督體係,才使產品質量一直保持著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