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遭遇陰兵(2 / 3)

“我好像也聽說過這種怪事!在貴州,有個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縣城南部與望漠縣交界的波山,半山腰處有一個天然旱洞,洞口直徑3到4米,洞裏經常傳來鳴放鞭炮、敲鑼打鼓、吹奏嗩呐或打槍放炮的聲音,弄得當地人心惶惶,以為鬼神作怪。”

“你們這麼一說,還不都在宣傳鬼神之說嗎?說到底,你們也沒擺出科學道理來讓我們信乎呀!”

山崗上的呐喊聲、擂鼓聲、馬鳴聲此起彼伏,而且,這該死的雷聲也越來越頻繁,閃電在跟雷較勁,拚命地追趕雷神,三、五分鍾就將大地瞬間照得恍如白晝。

這雷擊閃電可要命呀,大夥兒呆的地方離林子太近,很容易被雷電擊中,這樣下去可不行呀。想到這裏,特戰隊長陸劍鋒立即下令全員放棄蹲守,回帳蓬警戒。

就在他們立起身向崗上走去時,抬眼卻看見山崗兩側石壁上有許多半人多高的小矮人,黑黑的一片,正向他們走來。

“快看,有人衝咱這兒方向來了!”有隊員眼尖,喊道。

“我的媽呀!黑壓壓的一大片呀,真是活見鬼啦!”幾個隊員大聲驚嚇地叫道。

“喊什麼喊?!敵人來了,還不趕快開搶,打!”陸劍鋒一聲令下,十五條槍口齊涮涮地吐出火舌,射向敵人。

隊員們可能是心裏無比驚慌,害怕,端起槍,幾乎是閉著眼晴掃射,打中沒打中都不要緊,目的是要借助強大的火力將敵人擊潰,借助強大的火力為自己造勢、壯膽,以減少心中的無限恐懼。

前麵的山崗上堆滿的屍首,像一個個土山包,滿地的鮮血,染紅了整個大地。一具具麵目猙獰的屍體臂上插著一支支箭,一雙雙熟練的右手死命地握著一把把鋒利的砍刀,仿佛那一瞬間寒光一閃,又是一刀致命的砍殺,鮮血噴濺,那一雙雙痛苦絕望的眼睛,卻終究是沒有閉上,一個個似乎都殺紅了眼,大聲的吼叫,嘴角甚至流出血來……

石壁上,樹林間,田野上荒無人煙,叢莽裏兔走雉飛……

甚至在對麵山崗上,先後有老虎漫步驚心地相繼走過……

再後來的山崗上,便出現城樓建築坍塌毀壞、街道難辯的畫麵…這會兒,就有許多古代的進士、舉人、貢生模樣的人,集於城門之外。

隻見一古代將帥或者說山大王模樣的人,拿出一麵一百平方米的大旗,令其中一位書生在上寫一滿幅“帥”字,而且要一筆書成,否者被處死。

有位生員顫顫驚驚上前,定了定神,從容地抓起大筆浸入大缸墨汁之中,然後飛騰半空,在那麵一百平方米的大旗上,淩空飛舞,筆走龍蛇一般,草書而成一個滿幅“帥”字。

隻見那大帥驚詫之餘,怒道:“爾有才如此,他日圖我,必爾也!左右拿下,殺爾祭旗!……”。

一刀之下,那書生人頭落地,血濺四散,看得特戰隊員們心驚肉跳!

緊接著,畫麵上那位將帥模樣的人,在兩顆樹間設離地高約四尺(約1。3米)的長繩,讓那幫文人、貢生依次從繩下鑽過,凡身高於繩者,全部殺死,一會兒,地上便堆滿了屍體,血流滿地,烏咽幛氣…

死人堆前留下的筆硯堆積如山,那將帥前往觀看後,撫掌大笑開懷。

而就在特種兵怒不可遏之時,那幫古代畜生更慘忍,他們將臨死前反抗的書生捉來剝皮,劊子手從背溝分剝,揭至兩肩,反披於肩頭上,再驅趕到野外,嚴禁民間藏留、治療或給予飯食,讓這些被剝皮的人慢慢痛死。

畫麵上有個行刑者因手腳太慢,行刑時間長了,文人書生當即死亡,沒有讓長官們娛樂消遣到足夠長的時間,於是,惱怒的將帥便另派一人,將這位行刑者也活生生地剝皮……

特種兵看到這裏再也忍不住了,紛紛開槍掃射,以吐胸中那口憤怒的惡氣。

也不知道打中敵人沒有?前方仍然是一片喊刹聲,而且黑壓壓的人群越來越近,隊員們有些驚慌失措,敵人再往前一步,他們就可能抵擋不住了,雖然他們手上的槍口仍然吐著火舌,可他們的內心卻快要崩潰了。

怎麼辦?敵眾我寡,眼看就要逼近身旁進行肉搏了,隨時都有可能全軍覆沒。

特戰隊隊長陸劍鋒的思想在作激烈的鬥爭,是進攻還是撤退?撤退可以保存實力,以利再戰,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可是大敵當前,怎麼能臨陣脫逃呢,有損人民解放軍的威名,況且,養兵千日,用在一朝,沒有任何理由不奮勇殺敵報效國家!

想到這裏,陸劍鋒高喊一聲:“戰友們,我們報效國家報答人民的時候到了,狹路相逢勇者勝!大家一起衝上去,打光子彈,與他們肉搏,拚了!”

隊員們一聽吆喝,便義無反顧地衝入敵陣,可始終也沒有與敵人短兵相接,而且,隊員們覺得敵人始終離著他們有一段距離,讓他們沒法靠近。

恰在這個時候,空中突然扯了一個藍色閃電,前方石壁上突然閃出兩個人影,穿著金盔金甲,金光晃晃的,戴著大帽子。那兩人在互相打鬥、你來我往……起內訌啊?這是隊員們的第一個反應。

但見,石壁上相互追殺的士兵起來越多,場麵想當震憾而浩大,而且刹時間殺聲震天,匡啷、匡啷的兵器碰觸發出的聲響不絕於耳,緊接著暴風驟雨似地傳來各種聲音,隻見無數短斧翻著斤鬥,衝敵軍盤旋著飛馳而去,可憐那些手持長矛的士兵來不及招架,就被無數短斧連劈帶砸,殺得身手分離、血肉橫飛,僥幸躲過短斧的敵軍,也被對手蜂擁圍上,傾刻被無數短刃剁成肉泥,殘存的敵兵,統統被嚇得魂飛魄散,隻恨腿腳生得短,無不哭爹叫娘四散逃命。

石壁上又出現很多士兵,身背弓箭,手拿盾牌,人影個子不高,帽子衣服看不十分清楚,古代裝束,扛著彩旗奔跑,邊跑邊搖旗呐喊助威……

此時此刻,穿著金盔金甲、頭戴大帽子的一方,大隊援軍迅速趕來,一排排戰馬拉著戰車,轟隆隆地滾滾奔來,每輛馬車都套著四匹戰馬,車上架有一麵大鼓,鼓旁站立數名猛漢雙手擊鼓,咚、咚、咚……鼓聲震天,煞是壯觀。

後麵的步兵方陣,身著全套盔甲,盾牌、長櫻槍、弓箭裝備齊全,似乎在擔任主力攻堅,他們以十人為一排,以十排為一縱隊,以十列縱隊組成一個方陣,每一方陣中,第一排士兵是盾牌手,第二排士兵是長櫻槍手,盾牌手和長櫻槍手皆身穿重甲,擔任前衛,負責抵禦紛至遝來的亂箭,同時負責抵禦偶爾衝到麵前的強敵,第三排至第十排全部是弓箭手,聽命於陣中的隊長的號令,以數十方陣之萬箭齊射,幾乎無射不中,緊跟後麵的騎兵縱隊,則擔負起機動兵力,隨時待機追擊潰散之敵,大有人擋殺人、神擋殺神、無堅不摧之高壓態勢。

這時,有兩人騎著快馬,一前一後飛奔而來,後麵有一群手提長矛標槍的步兵,急切地緊緊追趕……

走近一看,後麵騎馬追來的竟是一位巾幗女英雄,隻見女英雄提槍便刺,大聲喝斥道:“高迎祥!你個逆賊!如今闖我家園,哪裏逃?先吃我一槍!…”

“秦良玉!你個臭娘們,不在石柱縣家裏頭相夫教子,卻跑到蜀龍山區來專門攪壞老子的好事!看老子怎麼收拾你,看槍!…”

馬鳴嘶叫,馬頭輾轉,兩人你來我往,大戰數十回合仍撕殺不歇……

穿著古代裝束的雙方士兵群,也伴隨著相互交織,穿插撕殺……

一會兒,有一隊哨兵向女英雄方麵彙報:“李自成、張獻忠各路大小流寇攻陷的夔府、劍州、巴州、通江、開縣等地,已由巡撫劉漢儒、總兵張爾奇帶兵收複!高賊迎祥的舊部在大昌、巫山、雲陽、巴州也遭遇慘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