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趙元很熟練的拿出那個盒子,然後背書。看了一遍然後又幫意思理解了一下一共沒花二十分鍾,因為老秀才教的也不是太多。第二天老秀才又抽了他,出忽意料,他又背出來了。他秀才覺得他遇到了一個不可多得的天才,就這樣在老秀才用功的輔導下,趙元一本又一本的看完。有時候老秀才當寶貝一樣供著的書都讓他帶回去。
一年以後趙元基本上已經學光了老秀才的書本和書籍,應該說也是秀才級別了。老秀才覺得自己教不了他了,覺得自己在教他就是毀了他。於是才找到了趙平,說了心中的想法,小元的父親趙平聽了很高興,高興的是自己的兒子是天才,一年的時間一個秀才就讓他兒子學的沒東西教了,但是又想不出在找誰來教,因為去縣城找別的老師,離家遠不說,學費,生活費,將是很大的一筆開銷,他一個鐵匠負擔不起,這個年頭讀的起書的人不多,就別談什麼去縣城了。
老秀才覺得在難也不能荒廢一個天才的學習,如果找到名師中舉人,進士,也不是難事。老秀才一輩子的遺憾也能在他晚年收的學生身上看到,他覺得很欣慰。於是他厚著老臉寫了一封信。
原來老秀才當年家道殷實,二十歲中秀才,進城趕考。因為家裏條件不錯,出來也帶了不少銀子。在路上遇到睡倒在路邊的一位考生,路過的考生視而不見。老秀才心地善良,伸手拉起了他,一看他臉色蒼白,昏迷不醒,然後叫書童背起這位考生放在馬車上一路進城,到了城裏已經天黑,好不容易找到一家醫館,請大夫醫治。拿出隨身攜帶的銀子花去了一半,大夫說他是長期勞累,晚上受涼,還有估計也是幾天沒吃東西了。要是晚來一天估計就救不活了。秀才聽後,感到很高興,連忙謝謝大夫。
大夫說今天休息一晚,明天早上就能醒來,以後注意營養,不要勞累。
秀才和書童幫他抬回客棧,第二天早上果然醒來,說了幾句之後,知道是秀才救了他,他連忙答謝,就要跪下已謝救命之恩,秀才扶助他說,別,千萬別,大家出門在外,本來就應該互相幫助。考生心裏知道這樣的大恩不能言謝,所以就說道,以後仁兄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大恩不言謝。
後來一聊知道,秀才叫劉肅,考生叫魏仁,後來考試魏仁考中了舉人劉肅卻落了榜,魏仁含著眼淚送別劉肅,說道隻要我魏仁還活著,仁兄有什麼困難盡管來找我,劉肅也點頭答應然後默然離開。
回家路上因為錢財用的差不多了,本來是夠的,因為帶的錢為了救魏仁已經花了一半了,現在錢不夠了,他也沒好意思說,心裏想著大不了不坐車,多走個10天半個月的也就回去了。一路和書童步行而去。哪曉得為了省走點路饒小路而行。天公不作美,人倒黴什麼都倒黴,落榜就算了,可是又在路上遇到強盜了”不過萬幸的是沒殺他們,幫他們抓了回去關了起來。身上沒搜出什麼錢,知道他是個秀才身份又沒舍得殺,讓他當強盜他又不幹,所以就幫他關押起來,沒事給他們寫點家書,讀讀附近山寨送來的信也是好的。這一關就是一年多隻到官兵來剿,被救了以後書童已不知被他們是殺了還是也當強盜去了。反正是找不到了,一路北上準備回家,二個月一路要飯回到家中,她母親看見他已經認不出他是誰了,經一問才知道。母子二人抱頭痛哭,半餉,劉肅問道我父親呢?他母親哭著說道,你二年前進城考試未歸,你父親派人打聽說你已被強盜抓去下落不明。報了官府又沒人管,所以在家裏鬱鬱而終。劉肅聽後,傷心不已。在家為父親守孝三年閉門不出,也沒心思考取功名。家裏因為沒人主事也敗落了,二十八歲的時候母親也去世,他就埋葬了母親,賣了家中房屋,一路北上,遠遊去了。有一天到達京城,在茶館靠著窗戶正在喝著茶,突然有敲鑼打鼓的聲音,好不熱鬧。遠遠看去一個人穿著狀元服騎著高頭大馬,威風之極。
茶館裏有喜歡講的就說道,新科狀元叫魏仁,年紀才二十六歲,才華橫益。以後又是當朝的一品大員啊!誰要是有幸結識就終生受用不盡了,他聽到猛地一震,一眼看見見狀元走進他的茶館下麵一看真的是他,正是他救的魏仁,但是他也沒喊,默默的一想,當年的事情人家還記不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