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今年平安夜(2)(2 / 3)

兩個月後,橋建成了,朱通的心願了卻了,但他又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富有創意的設想,立足耿峪河,開發耿峪溝,讓這個貧脊的、落後的、人文的、生態的、幽靜的、無汙染的山溝溝換個樣兒。這個調子定下後,很快的吸引了多家投資商,前來洽淡征地、建館事宜,同時,也很快地投入了運作。

為了改善鄉政府的辦公條件和鄉中心校的教學條件,朱通同誌多方聯係,多方籌措資金,率先在耿峪河邊建起了第一座小學教學大樓,使往日的土房子、泥桌子成為了過去。接著,將原鄉政府的住地,通過置換、變賣的方式,又在耿峪河邊建起了第二座十間三層的鄉政府辦公大樓,同時,還有其他的輔助設施。

二00一年,全國開展撤並鄉鎮工作,我縣也是一樣,經過幾上幾下,拿出了一個方案,將沙梁子鄉和厚畛子鎮合並,安家岐鄉和板房子鄉合並,小王澗鄉和雙廟子鄉合並,甘峪灣鄉和陳河鄉合並。九焰並入集賢,就峪並入樓觀,耿峪並入九峰,為的就是通過減少鄉鎮個數,達到減輕財政負擔的目的。所以,我第二次到了耿峪河,與同事們一起,監督並落實了並鄉後的移交工作。地方嗎!當然是在新建的辦公大樓裏,不過這次,給我的感受同前次大不一樣,發現耿峪溝是變了,而且變的是那樣的快,僅樓堂館所建成的就有5家,正在建的還有幾家,把一個出口段的耿峪河裝點的真有點富麗堂皇的意思。

二00二年,九峰鄉政府提出了將原耿峪鄉的四個村委會合並為一個村的報告,其目的是在耿峪溝的開發上有個統一的管理,盡可能地避免土地上的扯皮事情。不過,這個時候,朱通同誌已是九峰鄉的黨委書記了。

為了使合並村的報告很快的批下來,我第三次來到了耿峪河,按工作程序是召開了原耿峪鄉所轄的民生、東林、耿義、廟溝四個村的村民代表及村幹部會議,聽取了他們對合並村的態度和意見,了解了四個村在經濟、土地、資產上的情況。在這個會上,看得出來,到會的群眾,多數人心裏是矛盾的,因為,自解放後,在這裏就有的村子,一下子要合起來,他們明鮮的有點不樂意,但又想到耿峪溝的開發及合理配置,他們又都表現的積極、大方,最後達成一致意見、同意合並。這樣,一個同意合村的會議紀要隨之也就形成了。之後,鄉政府的同誌把我們帶到了一個新落成的避暑山莊裏,參觀了內設的花園、噴泉、遊樂館、健身房、籃球場及其附屬的娛樂設施。由於有朱通書記的關懷和指點,這家山莊的老板還專門給朱通配設了一個雅間,供朱通書記使用。這天,我們就休息在了他的房間裏。記得清楚,那是在冬季,天空中零零散散地還飄著雪花,路麵是濕的,山的高頭有著積雪,一片一片的,整個溝壑呈現的是冰冷的世界。看得出來,在這樣的季節裏,遊人還是不少的,包括這個山莊,住了好些,這可能是他們同我一樣,喜歡冬季,喜歡下雪的日子,更喜歡這布滿紅葉的溝壑和那近處的片片的鬆樹林。於是,我提議,步行穿越耿峪河,當時得到了同行者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