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修煉太乙五行神功(1 / 3)

修煉了兩個小時的武技,古逸道開始走出小院,並隨手關好了小院的木門。他準備到竹獵山東麵的崖壁下山坳裏修煉武當輕身功夫《梯雲縱》心法。對於這個心法,古逸道也已經修煉將近三年的時間了。古逸道心裏總是渴望著有一天,自己也能像鳥兒似得在空中翱翔。所以,他對《梯雲縱》心法的修煉,也特別的上心。

來到山崖邊,古逸道向周圍四處仔細地看了看,發現周圍沒有任何人跡走動,便猛地施展梯雲縱心法,縱身向崖下山坳射去。在空中下墜的過程中,看到崖壁上橫穿出來的,看上去比較結實的樹杆,古逸道提腳在樹杆上輕輕一點,延緩了下墜速度,幾個起落,便到了崖底。

在崖底,古逸道閉上眼睛,仔細地體會了一下自己在運用《梯雲縱》心法從山頂下墜過程中的感受,分析了其中的利弊,希望能從中找出更好的運用《梯雲縱》心法這種輕身功法的方法。這已經是近三年來,差不多都要做的功課。思考完畢,古逸道總是會不自覺地點了點頭,似乎每次都能讓他有所收獲。

頓了一頓,古逸道再次運起《梯雲縱》心法,將身體向崖壁上五米左右處的樹杆位置縱去。古逸道目測過,從山坳底部到山崖的頂部,估計有五十米左右的高度,如果要上到山崖的頂部,大約至少需要有八個支撐點。而且,這八個左右的支撐點,必須是要呈S型路線走。所以,古逸道首先必須選擇好所需支撐點的位置,才能確保自己能利用《梯雲縱》的心法到達山崖的頂部。

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身體從低處往高處縱時,空氣的阻力會比身體從高處往低處下落的阻力要高很多,古逸道需要努力做到降低空氣對身體往高處縱時空氣所產生的阻力作用。

幾個起落後,古逸道便到達山崖頂部。然後,仔細地回頭看了看,皺了皺他那光亮整潔的眉頭,搖了搖頭。看來,要解決身體向上飛縱的空氣阻力,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啊。更何況還有地球引力的作用。

向周圍再次巡視了一下,沒有發現有什麼人跡的動靜,他便施展起《梯雲縱》的心法,幾個閃身,便離開了山崖邊。回到小屋,古逸道將今天修煉的武技在腦海裏作了一些總結。

雖然有太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但古逸道對那怕是一丁點的收獲,也覺得很開心。

看來,在武技方麵,隻要能運用純熟就可以了,關鍵還是要加強內功心法的修煉。隻有不斷地增加體內的真氣含量,才能在武技方麵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啊。

古逸道再次來到藏書閣。在這八年的時間裏,藏書閣的大量藏書已經差不多被古逸道翻閱完了,餘下的確是一些,連曆代祖師都沒有能參透的秘籍。古逸道想著古老道也不在,有些修煉的問題,也沒地方可以問,索性還是看看這些秘籍,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也不一定。

古逸道來到擺放這些秘籍的位置,拿起一本封頁用行書寫到的叫《太乙五行神功》心法的秘籍,出了藏書閣。對於這部《太乙五行神功》心法,古逸道曾不止一次聽古老道提起過,說這部心法,從三豐祖師在無意之中創造出來後,整個武當派就隻有張無忌師祖修煉成功,而其他弟子不管他們如何刻苦修煉,都沒有修煉成功。古逸道對這部神秘的功法在許久之前就已經充滿了好奇,很想知道,這部心法到底有什麼獨特之處。

來到小院桌子旁的椅子上坐下後,古逸道開始仔細翻閱起這部神秘的內功心法。這部《太乙五行神功》心法主要以“五行歸一,陰陽互轉”為修煉總訣,根據自然界的五行:“金、木、水、火、土”與主旨人體五行的“肺、肝、腎、心、脾”相對應結合,雙腳按照五行方位踏步,雙手運轉陰陽,使體內不同的真氣,形成一個太極陰陽圖案,驅使真氣在人體周身經脈中不斷地運行,直到真氣在人體經脈中運行一個大周天為止。

古逸道越看越心驚。此時,才明白為什麼自武當創派以來,僅僅隻有兩個人才將此心法修煉成功的原因。按照此心法,人體內要有至少兩種不同的真氣才能修煉啊。但一般人,一生當中應該就隻能修煉出一種屬性的真氣,除非有大機緣,否則,想修煉此心法,那成功的幾率幾乎不存在。若強行修煉,搞不好,輕則重傷,重則全身經脈斷裂而亡。

看完《太乙五行神功》心法,古逸道心神有些恍惚。看著武當派這部強大心法,百年來被束之高閣,成為垃圾功法,心裏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受。古逸道此時的心情非常的煩悶,站起身來,調整了一下有些恍惚的心神:“哎,不想了,既然此心法與我無緣,我又何必強求呢。雖然此心法現在不適合我修煉,但是,將其修煉法訣熟記腦海,將來可能會有用的上的時候也不好說。”

這樣一想,古逸道的心情一下好了許多。便仔細的在腦海裏回顧起《太乙五行神功》心法的修煉法訣,等到覺得已經將此心法熟記後,便合上秘籍,拿在手上,向藏書閣裏走去。

因為天氣太了,加上剛才看《太乙五行神功》心法時心神煩悶,古逸道看了看時間,已經過了吃午飯得時間,而古逸道也沒覺得很餓,所以他便脫了道袍,取了個臉盆,來到院子的泉水池邊,衝起身子來。涼爽的泉水倒在身上,古逸道頓時覺得剛剛的煩悶心情被一驅而散,連帶身體也變得輕盈起來,嘴角也露出了那招牌式的淡淡的不拘的微笑。

重新穿了一身衣物,將原來的衣物清洗後,古逸道從臥室的枕頭底下取出胡青牛那本《無名醫書》手記。對於醫術,古逸道學的非常用心。到現在為止,古逸道雖然沒有給人醫治過古怪的病症,但也時常為從竹獵山周圍村鎮裏上來看病的人醫治。特別是近幾年,古老道時常不在山上,幾乎所有的病人都由他治療,而且,也從沒有在診斷、治療和配藥上出過錯。時而,還為不能上山就診的病重患者出診治療。古逸道的醫術在竹獵山周圍村鎮裏已經小有名氣。同時,許多上山來的香客和遊客,也有很多人知道竹獵山上有這麼一位帥的幾乎讓人窒息的小道士中醫。

仔細的翻閱著《無名醫書》手記,細細體會著《無名醫書》手記中記載的各種疑難雜症的病理和治療原理。不知不覺地太陽已經從遠方西邊的山峰落下,呼呼地峽裏風也同時吹動起來,將暴曬了一天殘留的熱氣向空中吹散開去。

古逸道合上醫書,重新放回臥室的枕頭底下,離開院子向仙殿食堂走去。妙音師太在三年前,終於沒能抵擋住歲月的侵蝕,駕鶴歸去了。對此,古逸道很淡定。但對於生死,古逸道並沒有因為年齡小的緣由,而不去在意。其實,他很在意,他現在的目標是能和古老道一樣,追尋武道的境界突破,以求得長壽,甚至於長生。雖然,這可能隻是傳說中的事。

簡單的吃了些仙殿食堂的晚餐,古逸道向仙殿的後山方向走去。今天,他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心緒不寧,總是感覺會有什麼不好的事會發生似的。但是,他卻無法理出個頭緒來,所以,乘著天還沒黑下來,他想靜靜地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