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區資源豐富,宜農宜牧,開發潛力很大,但由於長期處於封閉狀態,勞動者的素質相對較低,而建設人才嚴重不足。
建國以來,為了開發西部,國家有計劃地從各省抽調大批幹部、科技人員和工人,並多年連續分配大量大中專畢業生到西部參加工作,一方麵促進了西部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麵也推動了這一地區科教文化事業的進步。在五六十年代曾有兩次大規模地吸收外地人才。一次是解放初期,為接收國民黨的舊政權,建立各級人民政府,從解放區抽調幹部到西部工作,這些幹部在鞏固人民政權中起到了重大作用;第二次是三線建設時期,隨著國家在這一地區的大量投資,形成了為數眾多的軍工科研機構和生產設施,把大批幹部、科技人才內遷到西部地區。以西北5省為例,寧夏在解放初期,為鞏固人民政權,就從當時的陝甘寧和華北解放區及十九兵團抽調幹部1149人,充實到各級政府。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正式成立時,中央從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抽調242名幹部。這兩批幹部的遷入,不僅充實了寧夏幹部隊伍的數量,而且大大提高了這支隊伍的政治素質和文化素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國家有計劃地從遼寧、江蘇、山西等煤礦抽調大批幹部、技術人員和工人來支援寧夏煤炭開發,前後共達5萬多人,經過他們多年奮鬥,石嘴山、石炭井等地區成為重要的煤炭基地。60年代後期,國家又從華北、東北、華東等地通過全遷、包建和技術援助等形式遷來了25個大中型廠礦,職工21.2萬人,有力地促進了寧夏經濟的發展和技術進步,使寧夏工業從小到大迅速發展,形成了具有地方特點的工業體係,並提高了寧夏人口的文化素質和技術素質。
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在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工程中有24項建在陝西,因此,大量機械製造工業和國防工業的技術工人、幹部、科技人員,從東北、北京、天津、上海等地隨廠集體遷來陝西;大量的紡織技術工人從上海、江蘇、青島等地遷來陝西。此外,從江蘇還遷來了許多建築行業的技術工人,從河南遷來了許多鐵路員工。在陝西國民經濟和工農業生產迅速發展的同時,當地文化教育事業也同步發展。陝西的高等院校此時大量增加,除擴建了西北大學和西北農業大學外,還新建了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科技大學、西安醫科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西北政法學院、西安地質學院、西安冶金建築學院、西安公路學院、西安體育學院、陝西中醫學院、延安大學等17所高等院校,使西安成為僅次於北京、上海的全國高教中心之一。1966年至1976年,由於秦巴山區被列為“三線”建設的重點地區之一,因此又有不少工業從東部遷來,隨之又調人大批人才。大量建設人才的遷入,有力地促進了陝西省工業生產的迅速發展,使陝西形成了一個以機械和紡織為主、門類眾多的工業體係,其軍工、機械、紡織、煤炭、電力、電子等工業在西北乃至全國占有相當地位,有的還處於領先或主導地位。
甘肅也是第一個五年計劃重點建設地區之一。許多廠礦企業的興建,吸引了大批工人與技術人員來甘肅,使甘肅的工業總產值從1949年的1.3億元增加到1959年的17億元。甘肅的有色金屬冶煉業、石油化工業、機械工業和輕紡工業就是在這個時期從無到有建立起來的。同時,大批大專畢業生和一批研究生先後分配來甘肅工作,還有一些學術造詣較深的專家教授調來甘肅充實到教學科研單位,使甘肅高等院校從1949年的4所發展到1957年的8所,同時中科院在蘭州建立分院,使科研機構也迅速發展起來。青海省在第一、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由於各種人才的遷入,青海國民經濟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由解放前傳統的農牧業單一經濟區變為工農牧業共同發展的地區。1956年辦起到了第一所大學——青海民族學院。70年代末青海已有普通全日製高等院校9所,地區以上科研機構30多個。
為了開發新疆,1957年至1960年從江蘇、安徽、湖北3省向新疆移民80多萬人。1962至1966年從上海動員知識青年15萬人到生產建設兵團參加屯墾建設,對當地的經濟文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曆年間赴疆人員中,每1000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就有11人,大批科技幹部已成為新疆經濟文化建設的骨幹力量,使新疆建立起了比較完整的適合本區特點的國民經濟體係,奠定了新疆現代工業、現代農業和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
經過30年的發展,西部地區的科教文化事業得到了飛速發展,擁有比較雄厚的科技力量,在某些領域還處於全國領先地位,形成了一定規模和具有相當開發實力的高技術產業群,尤其是在完成原子彈、氫彈、衛星發射等高技術研製項目中,西部更是作出過突出的貢獻,高等教育的發展也為國家培養了各類建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