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二十年的基本經驗(1 / 2)

改革開放20年來,西部地區各族人民在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指引下,銳意探索,奮力進取,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年前無古人的開創性的改革開放實踐,不僅結出了兩個文明建設的豐碩之果,也給我們繼續前進提供了不少寶貴經驗。

(一)解決西部所有問題的關鍵在於加快發展自己

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全黨全國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後,鄧小平同誌多次指出,經濟建設是中心,是大局,各方麵的工作必須照顧這個大局,緊緊地配合這個大局。“發展才是硬道理。這個問題要搞清楚。”“抓住時機,發展自己,關鍵是發展經濟。”西部作為一個經濟欠發達地區,對這一點體會尤為深刻。目前,西部人均GDP隻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60%,農民人均純收入和職工年人均工資水平都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有許多社會問題由於財力拮據而得不到及時解決。可以說,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在西部表現得更為突出。如果經濟實力上不去,老百姓的收入上不去,解決各種社會矛盾,發展各項社會事業都無從談起。特別是黨的十五大之後,全國各地出現了千帆競發、加快發展的局麵,如果西部的發展速度不能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差距還會增大。解決西部所有問題的關鍵在於加快西部的發展,隻有加快發展,才能縮小差距;隻有加快發展,才能後來居上;隻有加快發展,西部才有希望。因此,西部必須始終不渝地把發展社會生產力作為根本任務,堅定不移地貫徹“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黨的基本路線,各項工作都必須服從和服務於這個中心。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或偏離這個中心。

(二)必須以解放思想為先導。推動改革開放

西部地處內陸,比較閉塞,傳統文化和人文環境既顯示了優秀燦爛的一麵,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積澱有守舊的觀念,影響著西部的發展和進步。建國後的較長時間裏又受到計劃經濟的較深影響,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的任務十分艱巨。改革開放以來,西部各省市區自始至終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作為經濟發展的先導工作來抓。各省市區組織廣大黨員於部學習鄧小平理論,衝破“兩個凡是”及其他傳統觀念的束縛,消除在姓“社”姓“資”、姓“公”姓“私”等問題上不必要的疑慮,有針對性地開展了多次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還多次組織領導幹部到沿海考察學習。十五大之後,各省(區)及時舉辦了不同層次領導幹部學習十五大精神研討班,在各自省(區)發展的一係列重大問題上,進一步統一了認識,推動了各省(區)黨員和人民群眾新的思想解放。時代在前進,事業在發展,新情況、新問題總是在不斷湧現。因此,解放思想無止境,必須長期堅持,一以貫之。目前,思想不夠解放,觀念比較陳舊,仍然是製約西部經濟發展的一個突出問題。要進一步推動改革開放和現代化事業的發展,縮小同沿海地區的差距,必須繼續引導廣大幹部群眾在解放思想上邁出新的步伐。

(三)必須堅持實事求是,走符合西部實際的發展路子

改革開放是一項開創性的偉大事業,是極其複雜的社會係統工程。西部各省市區改革開放的過程,就是不斷探索創新的過程。20年來,西部各省市區曆屆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經過長期的實踐和探索,對西部經濟和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認識不斷加深,發展思路和政策措施也在不斷調整完善。黨的十五大堅持鄧小平理論,又豐富和發展了鄧小平理論,在理論和實踐問題上有一係列新突破。十五大以來,西部各省市區以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同誌的十五大報告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論述為指導,把西部放到世界經濟發展大趨勢和國內現代化建設大格局中,全麵地、曆史地、辯證地進行審視,得出了這樣的結論:西部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後,但又具有巨大的後發優勢,這是西部的基本情況。這一基本情況決定西部各省市區必須從各自的實際出發,把中央的方針政策同西部各省市區的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把貫徹黨的十五大精神作為全部工作的主線,既要胸懷大誌,放眼未來,又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幹;既要開拓進取,加快發展,又要求真務實,穩中求進,這樣西部各省市區就一定能夠把一個充滿活力的西部帶人21世紀,勾實現下個世紀的更大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