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在溫飽問題沉下水麵之後,美容已經成為男女老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節目。
如同百花爭妍,人們對美麗的期望使傳統的梳妝打扮已經很不解渴,紛紛寄希望於高檔化妝品和美容食物。從廣義而言,化妝品和美容食物對皮膚均有美白、祛斑、防皺、保濕、修複和營養等作用。在使人美麗的效果上,二者異曲同工。但從微觀分析,它們在作用機製和效率上都有不同,前者是治表,後者是治裏;前者是暫時性的使人具有美感,使皮膚質地改變的速度較慢、效率較低,一旦忘記化妝,則判若兩人;後者則能有效地改善膚質,因而能長期地保留美感,即使不化妝,也楚楚動人。當然皮膚的外部護理也功不可沒,化妝品和美容食物還有很多的功能不可互相替代,故在使用化妝品的同時,兼食具有美容功能的食物,才能留住容貌美麗和突出亮點。
古今文獻對食物與美容的關係,有很多精辟的論述:《健康與養生》中載有“馬鈴薯忌香蕉——同食麵部生斑”、“兔肉忌芹菜——同食脫發”和“蘿卜忌木耳——同食得皮炎”等論述;《本草備要》說,黑芝麻能“烏須發”;《備急千金方》說,櫻桃能“令人好顏色”;《食療本草》對冬瓜的減肥作用說,“欲得體瘦輕健者,則可常食之”。現代科學已經研究出食物的美容作用,在於其所含具有美容作用的有效成分,即美容功能因子。以冬瓜的減肥作用而言,因為冬瓜內所含的丙醇二酸,能抑製糖類物質轉化為脂肪;所含的煙酸,能降低血中膽固醇、三酰甘油和β-脂蛋白的含量;所含的維生素B1,能促進澱粉和糖類轉化為熱能。冬瓜的減肥作用,就是丙醇二酸、煙酸和維生素B1三種功能因子共同作用的結果。
具有美容作用的功能因子廣泛地存在於食物之中,衛生部公布的“藥食同源”品種食物和“食品新資源”品種食物,擴大了食物的範圍,使具有美容作用的功能因子也相應擴大,這就為采用食物調理來美容增加了更大的可行性。
鑒於人們對美麗的期望,筆者與臨床主治醫師徐時、衛生防疫主管醫師徐明、北京的食品專家彭倍勤主任、對食物調理和美容研究頗有造詣的沈華麗和徐景二位老師等,根據臨床實踐經驗、對食物美容的機製研究與應用心得,參考有關文獻,編著了《應用功能性食物-吃出美麗》一書。按本書所述,選擇食用適合自身現狀的美容食物,將能使您減肥瘦身、美白嫩膚、祛斑除皺、生發烏發、延緩衰老、容顏常駐,並防止皮膚疾患。但願您喜歡這本書。唐代藥王孫思邈說:“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醫聖張仲景說:“所食之味,有與病相宜,有與身為害,若得宜則益體,害則成疾。”將二位先輩的論斷概括起來可以這樣說:“吃的知識關係到人類的生存,會吃吃出健康,不會吃吃出疾病。”將上述論斷用在食物與美容的關係上,同樣可以這樣說:吃的知識關係到人的容貌,不會吃吃掉美麗,會吃吃出美麗。
具有美容作用的功能因子有100多種,廣泛存在於食物之中,不等於說含有一種或幾種美容功能因子的食物就是美容食物。因為能否綜合體現出美容作用,既與美容功能因子的品種和數量有關,還與該食物內是否含有不利於美容的物質有關。本書所選入之食物的美容功能,皆已經被古今文獻所共同確認,以體現對讀者的負責。
本書所列之用量,除特別加以說明者外,均係成人一日食用量。
為了準確地闡明美容食物的功能性、皮膚的性狀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影響容貌美麗的常見症狀及其防治知識,本書在編著過程中參考了有關文獻33本暨文章1篇,附卷末。謹對文獻的編著者和相關的出版社致以崇高的敬意。
因水平有限,欠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徐潤
2005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