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具有美容功能的糧油(4)(1 / 2)

(5)小麥胚芽中所含的穀胱甘肽,可以防止皮膚老化和色素沉著,減少黑色素的形成,改善皮膚抗氧化能力,並使皮膚產生光澤。

(6)小麥中所含的生物素,能避免皮膚蒼白、幹燥和鱗狀皮炎。

(7)小麥中所含的泛酸,有促進毛發再生、防止發癢和脫發的作用,並具有防止皮膚粗糙、消除細小皺紋的效果。

(8)小麥中所含的尿囊素,對皮膚創傷具有愈合作用。

(9)小麥中所含的卵磷脂,具有良好的乳化特性,因而能降低血液的黏度,促進血液循環,改善供氧循環。皮膚從血液中得到充分的營養,而使人麵色紅潤、生發烏發、容顏常駐。

(10)小麥中所含的植酸,可治療粉刺,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皮膚。在化妝品中植酸被用作配製除頭屑的發水、潤絲精、洗發精和抑製皮膚變色的保健乳液。

(11)小麥胚芽油內所含的穀維素,能抗氧化,抗衰老。

(12)小麥中所含的錳,參與了造血機能,可使血紅蛋白、中幼紅細胞、成熟紅細胞及循環血量增多。皮膚從充足的血液中得到所需的營養而滋潤,毛發也因此能正常生長。

(13)小麥中所含的鋅,參與了多種酶的合成,能促進生長發育和組織再生,以保護皮膚健康。鋅對皮膚濕疹、痤瘡等皮膚疾患,還有很好的療效。

【用法用量】

30~60克,煎湯,煮粥或作麵食。

【美容食譜】

(1)小麥或麥片,30~60克,煎湯或煮粥。

(2)將小麥麵粉做成饅頭、餃子或麵條食用。數量不限。

上述食譜,除能潤澤肌膚、祛斑除皺、生發烏發、延緩衰老外,還具有養心、益腎、除熱、止渴等功用。

【宜忌】

小麥麵畏漢椒、蘿菔。

【外用美容】

(1)治金瘡血出不止:生麵幹敷(《藺氏經驗方》)。

(2)治火燎成瘡:炒麵,入梔子仁末,和油調(塗)之(《千金方》)。

10.粳米

粳米又稱大米、硬米,為禾本科植物粳稻的種仁。我國為原產地之一,約有4700多年的栽培曆史。各地均有種植,為南方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果期8~9月。

【性味歸經】

甘、平。入脾、胃經。

【成分】

每100克粳米含蛋白質6.9克、脂肪1.7克、糖76克、熱量1452.8千焦、鈣10毫克、磷200毫克、鐵1.5毫克、維生素B10.24毫克、維生素B20.05毫克、煙酸1.5毫克、葉酸192微克、生物素4~6微克、泛酸400微克、鋅1.29毫克、硒32微克。脂肪部分含有酯型膽甾醇和自由膽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穀甾醇,廿八醇,單酰甘油,二酰甘油,三酰甘油,磷脂,廿四酰基鞘氨醇葡萄糖,自由脂肪酸。尚含有乙酸、延胡索酸、琥珀酸、甘醇酸、潘氨酸、檸檬酸和蘋果酸等多種有機酸,葡萄糖、果糖、麥芽糖等單糖。

粳米內還含有1 006×10-12的褪黑素,在已知褪黑素含量高的食物中排列第三位,僅次於燕麥和甜玉米。

【功用主治】

(1)補中益氣,健脾和胃,除煩渴,止瀉痢。

(2)粳米中含有多種具有美容作用的功能因子,能延緩衰老,白嫩肌膚。

【文獻摘要】

(1)《本草綱目》:“通血脈,和五髒,好顏色。”

(2)《千金·食治》:“平胃氣,長肌肉。”

(3)《日華子本草》:“補中,壯筋骨,益腸胃。”

(4)《滇南本草》:“治諸虛百損,強陰壯骨,生津,明目,長智。”

(5)《本草經疏》:“其味甘而淡,其性平而無毒,雖專主脾胃,而五髒生氣,血脈精髓,因之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膚,因之而強健。”

【美容的功能因子及其作用】

(1)粳米中所含的褪黑素,具有褪去皮膚上黑斑的作用。通過食用粳米時所補充的褪黑素,可以強化鬆果體的機能,使各種激素的分泌恢複至年輕時的狀態。

(2)粳米中所含的甾醇,對皮膚有很好的滲透性,可以保持皮膚表麵的水分,促進皮膚新陳代謝,抑製皮膚炎症,可防日曬紅斑及皮膚老化,還有生發養發等功能。

(3)粳米中所含的泛酸,有促進毛發再生、防止發癢和脫發的作用,並具有防止皮膚粗糙、消除細小皺紋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