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魚皮花生(1 / 3)

今天早上,早操取消了。

從昨天下午訓練時起,鉛色的天空就下起了雪,到今天早上還在下著。

早上六點整,雖然天還沒有亮,但各個連隊都組織官兵開始掃雪了。

二連全體官兵帶著推雪板(用白楊樹板拚成一個長方形的平板,然後在寬邊上釘上兩根垂直的木條,底下不出頭,上邊出頭用來作為平推木板時的握柄)、大掃把、背包繩等用具,列著隊迎著風雪呼喊著口號向飯堂前的訓練場走去,男女兵齊聲高呼“一二三四!”,聲音與那些全是男兵的連隊的口號聲比起來,柔中帶剛,剛柔並濟,聽起來別有一番滋味!

在齊小腿肚深的訓練場上,孫排長整隊報告後,曲連長和向指導員都提了工作要求,同時,提醒大家要注意安全,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工具推雪或鏟雪的過程中,一個是要注意自身安全,還有一個就是不要傷到別人。

前幾次掃雪的時候,田鬆是大家公認的“小老虎”,他不用像別人那樣三個人組隊用推雪板推雪,即一個人操縱推雪板角度並防止推雪板底邊離開地麵,兩個人在前麵用背包繩橫套住推雪板往前拉。

每次田鬆都是獨自一人操作著推雪板,這並不是他不願意與人合作,實在是他的力氣比較大,特別是耐力很足。這完全源於田鬆當學生時期的“日常積累”,為了不斷提高“自保能力”和“打架水平”,什麼單杠、雙杠、短跑、長跑、遊泳、踢足球、打籃球、打排球、打羽毛球、打乒乓球、打台球還有打沙袋,他樣樣都涉獵,有的還很精通,所以體能也在不斷地水漲船高。

也有的新兵力氣很大,但耐力不行,所以獨自操作不了。因為隨著推雪板往前推進,為防止雪從推雪板的兩邊拉下,推雪板的操作者要不斷地壓低握柄,以使推雪板與地麵的夾角變小,這樣,推雪板就越來越平緩,前麵不斷堆積的雪就不斷地被擠上推雪板,於是,推雪板也就變得越來越重,再加上前麵越來越密集的雪堆的阻力,如果隻有力氣沒有足夠的耐力,那麼一個人推的話,是推不了幾米遠就推不動了。

而田鬆就不存在“推不動”的問題,他力氣不小,耐力也足,雖然每次推雪時都累得渾身是汗,但他速度比三、四個人組隊的還要快,而且推雪的距離長,推雪量也大。他一般都是選擇距訓練場邊緣十米左右的距離,將推雪板嵌入雪中,然後一鼓作氣拚命向前推個六、七米。這時,不斷被放平的推雪板上堆滿了雪,前麵的雪堆也越來越高,他馬上停住換口氣,也就是短暫地停頓了一下,然後“啊——”地大喊著用力猛推著推雪板往前跑,他知道最後這段距離千萬不能停下來,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當田鬆將以前“不務正業”的力量爆發性的運用到現在的“正業”上來時,在無形中他正發生著轉變,或許是“浪子回頭”吧,隻是他自己還沒有察覺到而已。

因為田鬆又猛又快,特別是時不時的大喊一聲然後推走了一大片雪,讓人看了心裏既激動又順暢,所以他把周圍不管男兵還是女兵的幹勁都調動起來了,林玲特別樂意跟在田鬆後麵打掃剩餘的積雪,在她看來,田鬆就像一台推雪機,他所到之處,剩餘的積雪少,地麵又很平整,非常好打掃。還有三四個女兵,或許是受到了田鬆這種拚命三郎的精神的感染吧,也跟林玲一樣,跟在後麵使勁地打掃著。

這已成為二連掃雪時的一道風景,前麵一個男孩兒在揮灑著陽剛之氣“開疆拓土”,後麵則跟著一群女孩兒在細細的做著收尾工作。這道風景不但讓無數的男兵“羨慕嫉妒恨”,也讓幹部們投來了陣陣欣賞的目光。

可是今天早上,唉,這道獨特的風景沒了,哦不,還剩一點兒,那就是林玲還是堅定地跟在他的後麵。田鬆還是和以前一樣推雪,隻是不再發出任何聲音,完全沒有了前幾次的豪情。

田鬆知道,另外幾個小女兵肯定知道他觸了“黴頭”,不但她們知道,估計全連包括幹部們都知道田鬆發生了問題,畢竟二連也就這麼大嘛,能藏得住什麼呢?從昨天上午曲連長、向指導員、孫排長還有張排長投向他的目光中,他能肯定,他們一定發現他出了問題,特別是張排長看向他的時候,明顯地微蹙了一下眉頭,可是讓他無比失望的是,一直到現在,他們沒有誰“關心”一下他,哪怕是象征性地問一句!!!

這讓田鬆深切地感受到“私了”這一存在於部隊條令條例之外的潛在的“規則”,是被部隊裏包括幹部在內的所有人員都廣泛的“遵守”著的,沒有誰來製定和修改,也沒有誰來監督和執行,它就這麼自然而然的產生著或消失著,然後在部隊這個群體裏“無孔不入”地發揮著強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隻要不是太“明目張膽”,隻要不發生重大的事故,隻要是在大家都廣泛認可的“度”內,誰也不會去“幹涉”它在調解戰士矛盾糾紛過程中的“自由”和“民主”!田鬆不由想到,或許,幹部之間有時可能也會采用這一“規則”,去處理他們之間在明麵上不好解決的問題吧。

想到了這裏,田鬆的心裏變得豁然開朗,對這半個月來在部隊裏聽到的、看到的以及自己親身經曆過的種種“奇聞軼事”,全都“明了”了。田鬆又想到,既然“私了”這一類似於地方小痞子行徑並且還是“狗肉上不了台盤”的東東,能夠在部隊這個紀律如此嚴明的群體裏生存並正常發揮著作用,那麼,部隊裏肯定還存在著諸多的應對各類問題的潛在的“規則”,這些“規則”可以借用社會上的一個詞來概括,那就是“對策”,社會上一直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那麼同樣的道理,部隊作為存在於大社會裏的一個“小社會”,對於“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一社會問題,肯定也是無法根治然後無奈地讓其存在著了。

估計部隊裏從最高層一直到底層,都是清楚這一情況的,如果用矛盾論的觀點來分析,就會發現“政策與對策”之間是既對立又統一的,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既然是一對矛盾,那麼必然會互相轉化,互相影響,孰是孰非,有時恐怕還真的不好判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