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初入軍營(1 / 2)

雖然周雲軒很不情願,但還是給足了小哥兒麵子,和妙菡公主一起幫其站台捧場,在聽戲的時候強打著精神,差一點睡著了,倒是妙菡公主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致,在一旁聽著津津有味,有些躍躍欲試的感覺。

事後,妙菡公主經常接蓮兒過來,向她學習如何唱戲,見此,小哥兒自是欣喜若狂,有了更多的機會和蓮兒接觸。

一個月後,周浦讓周雲軒去秦河東岸代其視察並慰問駐軍,周雲軒自然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自古以來,隻有將兵權掌握到最高統治者手中,國家才會長治久安,周鎮自然也不例外,雖然多年以來周鎮為了表示對燕國皇室的忠心,放棄了兵權,但現在既然燕國皇室把兵權還給了周鎮,那麼這兵權自然需要握在周鎮手中。

為了不影響軍隊的戰鬥力,兵權必然要下放到領兵作戰的將領手中,那麼,獲得這批將領的忠心自然是握緊兵權的最合適的方法。周浦身邊便聚集了王世毅、羅成這樣忠心耿耿的將領。周家人丁稀少,自不需要花費大量錢財,因此周鎮曆代國主治理周鎮秉承的理念便是:利在於民,猶在國也。

利在於民,猶在國也,這不是一句口號,周鎮曆代國主將其做到了極致,燕國多數州郡稅收是十稅一,而周鎮三郡稅收是三十稅一;燕國官員俸祿不高,因此做官的多有枉法,而周鎮推行********,同級官員俸祿是燕國的五倍有餘,但同時也製定了嚴苛的酷法,官員腐敗一經查實,無論數額多少,立即打入大牢,家產充公,且五代以內子孫不得為官。

周鎮的官員大多生活富餘,故很少有人鋌而走險,故官員各司其職,百姓安居樂業,所以盡管周鎮的稅收比例比燕國低得多,但周鎮三郡的稅收總額比燕國最富足五郡的稅收總額還要多。

對於陣亡的將士,周鎮更是毫不吝嗇,不但免其家人稅收,更是安排其子女讀書,每年還發一大筆補貼,因而,早些年間,平民百姓還是願意從軍保衛周鎮的。

因為周鎮的稅收政策極為優惠,周邊郡縣的百姓都搶著遷居周鎮,為了不引起燕國皇室的反感,周鎮采取了一係列政策阻止燕國其他郡縣百姓遷入周鎮,最有效的便是實行原住民登記政策,原住民稅收是三十稅一,而偷偷遷入周鎮的其他郡縣百姓是五稅一,這樣一來,移民風波立刻煙消雲散。

祖輩們給周雲軒留下了一個良好的環境,而周雲軒所需做的自然很簡單,保持微笑,帶人和藹,爭取人心。

雖然周雲軒大婚的時候,王世毅親自過來賀禮,但因東岸敵情不明,故王世毅參加完婚禮便連夜匆匆趕了回去,和周雲軒隻是短短交流了幾句。

當周雲軒趕至秦河東岸時,王世毅帶領部分將官親自出寨十裏迎接,看著周雲軒的衛隊騎馬趕來時,雖然這些將官常年打仗,脾性多位戾橫,但世子代國主前來視察慰問,還是需要小心翼翼對待的,故周雲軒行至麵前時,全部單膝下跪行禮。

見王世毅也單膝下跪,周雲軒趕緊下馬,跑到王世毅麵前,將其扶起,然後恭恭敬敬地朝王世毅還了個禮,同時讓各位將官起身。

久經沙場之人,脾性多為戾橫,身上不自覺便流露出殺伐之氣,更何況這些將官長年和凶狠的異族作戰,即使第一次麵對周雲軒,他們未來的國主大人,雖然已是謹慎,有所收斂,但大多數臉上還是或多或少顯露一些驕橫之色。

王世毅身後的將官基本上都是第一次見到周雲軒,平身後都趁機抬頭看了看周雲軒,心裏嘀咕道我們這世子怎麼長得比女人還俊俏,都是吃五穀雜糧長大的,這差距也太大了吧,人和人果然不能比啊。

周雲軒長年出入南相府,自然是知道沙場之人的脾性,倒也不在意這些將官的驕橫之色,相比於那些虛套的禮節,反而更喜歡將士的直率。軍中之人,大抵佩服兩種人,一是英勇無比,可於亂軍之中取敵將首級,二是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之外,當然若是二者兼備,智勇雙全更會得到將士愛戴,王世毅便是這樣的人。

在離開泗水城之前,周浦便交代周雲軒,要以父輩之禮待王世毅,周雲軒自然銘刻在心,故而一見麵便對王世毅恭敬行禮,同時恭聲道:“王叔,您是周鎮的功臣,更是雲軒的長輩,下次萬萬不可在對小侄行此大禮,小侄承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