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上午9點,距葛艾受傷已48小時,他仍然沒有蘇醒跡象。
12點,仍然沒有蘇醒過來。白玉潔、葛芹又哭成了淚人兒。
下午5點,市急救中心對葛艾進行了最後一次專家組會診。兩種意見截然相反。一種意見是:如果沒有奇跡發生,最終就是植物人。另一種意見是:破釜沉舟,采取聲音刺激的辦法,比如親人的呼喚,播放他喜歡的音樂等,激發他仍在活動的腦神經係統,誘導其產生共鳴,也許回天有術。
葛艾的妹夫蔣博士作為特邀專家參加討論,提出了這一最後挽救措施,得到部分專家的讚同。
決定葛艾最後命運的,一是依賴他自身的抵抗能力和身體素質;二是寄希望於他受傷的程度盡可能比最壞估計的要輕;三是寄希望於最後的治療方案能有起死回生的效果,出現生命的奇跡!
白玉潔、葛芹哭得死去活來,到了精神要崩潰的地步,醫生給二人注射了鎮靜劑。
醫院的神經科主任和蔣博士、醫科大學來院實習的一位學生,開始進行了這一帶有實驗性質的挽救措施。
定時放兩個孩子呼喚爸爸的聲音,放親人說話的聲音,放各種旋律的音樂,等等。三人仔細觀察腦電圖的變化曲線,認真分析、掌握各種聲音刺激後的變化規律。
蔣博士的心理壓力非常大,感覺到自己的精神也處於崩潰的邊緣,他努力告誡自己,勸導自己,安慰自己,一定要挺住,一定要創造奇跡,一定要取得最後的勝利!在不給葛艾聲音刺激的間隙期,他就叫實習生做好詳細記錄,自己到吸煙室一支接一支地吸煙,在吞雲吐霧的麻木中,找到心理平衡點,等待奇跡的最終發生!
國慶節的腳步走來了,現在已經是10月1日淩晨。
葛艾像死屍一樣躺在病床上,已經超過了63個小時。
蔣博士等三位醫生的一致判斷是:腦脈衝信號在緩慢增強,而且比較穩定,意識出現了複蘇跡象!
加大音量,增強刺激!蔣博士向實習生說,神態像戰地指揮揮舞軍刀,下達總攻擊令。
白玉潔、葛芹來到了葛艾的病房,姑嫂倆的眼睛紅腫得像熟透了的桃子,白玉潔已經明顯地消瘦了。
我是醫生,這裏隻能聽我的!蔣博士對妻子和嫂子說。這位在家中“妻強夫弱”的工作狂,終於有機會在妻子麵前表現自己的才幹,同時也是警告她們不能又情緒失控,幹擾正在進行的比天大的緊張救治工作,生怕她們的不冷靜像一陣狂風,把已經出現的但很脆弱的希望,一卷而走。
老公,你必須說實話,有沒有希望?否則,到時我們更受不了!葛芹對蔣博士說。
蔣博士指著主任道:先谘詢老前輩吧,他是我們全省的神經科研究最權威,我最敬重的老師!
主任給她們的答案是肯定的。
實習生一邊盯著監測儀,一邊欣喜若狂道:報告,反饋信號繼續增強,一直穩定!有希望了,有希望了!
主任和蔣博士同時說,繼續觀察,算算反饋信號強度增大量與刺激量增大幅度的比率。
白玉潔在旁邊一直沒說話,她的信心在莫名地增強,她相信自己的預感。盡管她主攻的不是醫學專業,但畢竟也是博士,至少對概率統計是非常精通的,她明白這一組組數據所包含的希望和它們的重要意義。
實習生報告,4組數據的比率都大於1,一直在上升。
主任說,製個曲線圖給我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