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壁立千仞袁家界,險峻第一神堂灣。
崖頂孤鬆稱奇絕,穀底雲霧多迷幻。
猿猴此處難攀過,岩鷹隻在山腰盤。
杜鵑啼血叫不絕,向王至今魂不散。這首詩,原是多年前湘西文中子老先生遊覽張家界著名景點天子山神堂灣時的即景之作,詩中涉及了一位在張家界地區流傳很廣的向王天子的傳說:向王天子領導農民造反起義,兵敗後在神堂灣跳崖而死。民間傳聞的故事說得很壯烈,向王天子被說成是一位土家族的農民起義領袖,但是有關向王天子的身世及來龍去脈卻很少有人說得清、道得明。文中子從《向氏族譜》和其他一些地方史料反複查證後認為,向王天子其實並不是農民出身的領袖,而是一個土司王的兒子。這位土司王的兒子與其有關家族親屬的經曆,說來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傳奇。原來,根據文中子的考證,向王天子出生的地方,在一個名叫三合口的古老小鎮。這個鎮子坐落在湘鄂兩省交界的莽莽大山中。從地理方位上來看,此鎮正處在當地一個呈“王”字形的中心位置上。“王”字的三橫是指三道長長的山脈,一道山脈在小鎮的前麵,一道山脈在小鎮的後麵;小鎮坐落的位置,恰好在中間那道山脈的半山下。另有一條縱向而流的山溪,穿過三道山脈峽穀,中間亦從小鎮旁繞過,這恰似“王”字的一豎。會看風水的人便說,此地藏龍臥虎,應是出“王”的地方。
元朝至正初年,原在湖北容美附近安居的靖安宣撫司宣撫使向肇榮,隻因看中這塊風水寶地,乃將宣撫司衙門從容美土司邊境搬遷到這裏,從此三合口就成了靖安土司的中心轄地。
靖安宣撫司衙門坐落在三合口小鎮的東頭,四周全用高大的圍牆與外界隔離著。衙門占地約百餘畝,有飛簷翹角的木樓和磚木混砌的房屋三四十棟。前麵兩棟磚房為辦公事所用,中間和兩側的十餘棟房子為護院的兵丁和管家們所居住,後麵的十餘棟豪華房子,才是土司居住的後宮。
宣撫使向肇榮其時已五十多歲,他的後宮擁有佳麗20多人,但隻有三房夫人給他生過八子一女。這三房夫人是唐氏、田氏和劉氏。唐氏為正房,生有大兒、二兒和三兒。田氏是三夫人,生有四兒、五兒、六兒。劉氏生有七兒、八兒和一個女兒。向肇榮按照《易經》中排名用詞之意,先後為八子取名為大雅、大元、大亨、大利、大貞、大乾、大坤、大望。其中的七子大坤既是後來當了農民起義首領的向王天子。除了八子之外,女兒取名為金花。孩子們出生後,向肇榮先後聘請塾師和武術師授教,讓他們學文習武。孩子長到十七八歲,便為他們娶妻成家,然後分封職銜,讓他們分開成家。長子大雅不久當了家政總理,預備承襲土司的爵位;二兒大元,三兒大亨、四兒大利先後被封為百戶長,五兒大貞、六兒大乾當了舍把(土司中的小官),隻有七兒大坤、八兒大望和女兒金花年紀尚小,尚未分封官職。
向肇榮盼望孩子們都有出息,向氏土司不斷走向旺盛,這是他的最大希望。但是,作為靖安宣撫使,他管轄的範圍僅有八峒十六旗,土民總計不過幾萬人口,手中的實力不足,直接掌管的士兵也僅有千餘人而已。更令人擔慮的是,元代至正年間,天下局勢正越來越動蕩。至正十一年春,劉福通奉韓山童為王起兵穎州,徐壽輝攻陷蘄水自稱為帝。兩大起義軍皆用紅巾為號,時人稱其紅巾軍。不久,各路英雄豪傑起兵混戰,元朝廷統治自此開始變得搖搖欲墜。靖安土司雖偏居一隅,但往來的商人和流散的一些紅巾軍兵士,也給向肇榮帶來了一些天下正在戰亂的消息。為此向肇榮也變得越來越不安起來。
二
元至正十三年八月的一日,靖安土司內發生了一件懲處盜犯的大事。
“各位土民!博射坪要殺人了!奉向爵主令,請大家快去看啊!”
上午時分,一個土司舍把提著一麵銅鑼,一麵“咣咣”敲幾聲,一麵張嘴高聲喊叫著。
土民們從各自的屋內走出來,紛紛向博射坪刑場走去。
博射坪內,有一個幾十平方米的土台。台子上端坐著土司衙內的所有土官:宣撫司使、經曆、家政、中軍頭目、百戶長、峒長、旗長、舍把等等,總計有四五十個。
宣撫使向肇榮被土民們稱為“爵主”或“爵爺”。此刻,他頭戴一頂軟翅紗帽,穿一身魚鱗官服,兩眼直盯著土台下無數觀看熱鬧的人群。土台四周,有數百個執刀持劍的士兵在站崗維持秩序。土台之前,兩位五大三粗的劊子手,執著明晃晃的大刀,守著一個瘦小的被五花大綁的年青犯人。
土司經曆田義雄主持斬殺儀式,他站身宣告道:“偷盜犯熊五兒,從容美流竄至我司,昨晚潛入土司馬群中,盜得馬料十餘斤,現依我司土法,給予斬首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