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恢複平靜(1 / 3)

按照預約,我在休息室裏見到了市長。

“您好市長先生。”

“不用這麼拘束,請坐。”

市長指著一張沙發上說道,然後從口袋裏拿出了香煙遞給我。

“不好意思,我不吸煙。”

“這樣啊!那還真是可惜。”

說著將香煙重新收回盒子裏。

等我也坐下後,工作便開始了。

雖然知道這次采訪是不可能登上報紙頭條,但編輯部的管理者們還是耗費了巨大的代價換來了這次會麵的機會。因此作為能夠有如此殊榮肩負編輯部期待的記者,我打起十二分精神問出了第一個問題。

“您可以詳細談談關於都市暴亂的經過和細節呢?”

都市暴亂——我們對一個星期前發生事件的稱呼。

就我個人而言並沒有什麼實際的體會,可能是因為發生的種種災難並不是在我生活工作的區域,又或者發生的時間與我的作息時間剛好錯開,總之在真正得知相關消息之前,我個人所能感受到的僅僅是因為要處理事故現場而封鎖道路造成的交通擁堵罷了。

相信大多數人與我也是相同的感覺。

倘若不是媒體的炒作,說不定這件事也不會進入公眾視野。

但既然成為了焦點,並且因為消息管製而有著未知的部分,本著真相至上的原則,我必須對此提問。

市長似乎也很配合,像是講故事一般將整件事的原委緩緩道來。

“這件事要從與黑勢力的衝突說起……”

時間回到當時。

副市長要與市長作最後一搏。

或許表麵上看來副市長是處於完全下風的位置,但實際上副市長還是有著相當的優勢的。為了更清楚地說明這些,姑且先將這次事件比喻成一次巨大的桌遊。玩家即為市長與副市長。(因為暗中窺探目前並沒有直接參與遊戲姑且先將其忽略。)

作為攻方的副市長因為裝甲大隊的失敗而失去了勝利的可能性,就算接下來的事情都能如他預料的那樣,他也無法控製都市。但這在遊戲中這也僅是不能勝利而已。

如果考慮到遊戲之外的因素,也就是雙方玩家自身所追求的利益來看,副市長在遊戲的一開始就有著三分之二的勝率。

就像石頭剪刀布這樣的遊戲,副市長有著就算是平局也能判定為勝利的規則。

而之所以會有這樣不可理喻的規則存在,放在桌遊的角度上來說就是市長賭上了作為遊戲盤的都市與副市長進行了可能會毀掉遊戲盤的遊戲。

除非徹底的勝利,否則對市長來說都是損失,而對副市長則無關痛癢,反正最多隻是死亡罷了。

總結一下:目前的狀況就是副市長勝利政權變更,副市長與市長打平政權即都市本身破壞,市長受損失,副市長目的達成。隻有市長在副市長完成一切布局之前抓獲或者擊斃並搗毀相關設施市長才能算是勝利,而且就算勝利,於遊戲中直接取得的利益也很有限遠遠比不上副市長勝利的情況下的多。

這也就是副市長最終也要抵抗的根源所在。

當然,倘若局勢真如桌遊那般淺顯易懂的話,這場愚蠢的爭端根本不會發生——市長怎麼可能參與這種既沒有好處勝率又小的遊戲中呢?

分析完以後,將注意力放到副市長身上。

副市長長期與地下勢力合作,再加上他有可以獲取高新市官方情報的門路,所以他也是少數可以洞悉這個城市動向的人物。

基於上述理由,他將千尋雷作為人肉炸彈送了出去。

千尋雷已經成為了這個都市的黑勢力老大,盡管他不可能利用這個身份幫助自己,但對副市長來說僅僅隻是具有身份就有著價值。至少高新市不會放著這樣一個人物輕易被幹掉,甚至因為他而引起一係列的社會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