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做人要有自己的立場(1 / 1)

一方之所以會讓步,是因為他知道對方不會讓步了。——萊因哈德·澤爾騰

有些人在社會交往中為了博得他人的歡心,將自己變成了一條“變色龍”,有時他們還不惜改變自己的立場和觀點,甚至犧牲自己的人格,這實在是一種不可取的處世態度。同自我否定心理一樣,尋求讚許心理會導致各種自我挫敗行為。從而會使自己喪失生活熱情。

一個人不可能事事都得到每個人的讚許,但是如果你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在得不到讚許時便不會感到沮喪。你將把反對意見視為一種自然現實,因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對世事有自己的看法。

環顧我們生活的周圍世界,我們會十分明顯地感到一點,要想使每個人都對自己滿意,這是十分困難而且不大可能的。實際上,如果有50%的人對你感到滿意,這就算一件令人愉悅的事情了。要知道,在你周圍,至少有一半人會對你說的一半以上的話提出不同意見。隻要看看西方的政治競選就夠了:即使獲勝者的選票占壓倒多數,但也還有40%之多的人投了反對票。因此,對一般的常人來講,不管你什麼時候提出什麼意見,有50%的人可能提出反對意見,這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

當你認識到這一點之後,你就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他人的反對意見了。當別人對你的話提出異議時,你也不會再因此而感到情緒消沉,苛責別人或者為了贏得他人的讚許而即刻改變自己的觀點。相反,你會意識到自己剛巧碰到了屬於與你意見不一致的50%中的一個人。隻要認識到你的每一種情感、每一個觀點、每一句話或每一件事都總會遇到反對意見,那麼你不會輕易改變自己的立場了。當我們做事之前已經臆想到某種後果,而一旦出現這種後果時,你就不會出現很大的情緒波動,或者措手不及。因此,如果你知道會有人反對你的意見,你就不會自尋煩惱,同時也就不會再將別人對你的某種觀點或某種情感的否定視為對你整個人的否定。

注意自己,了解自己——沒有什麼比這件事看起來更簡單,而做起來卻更困難的事。

沒有人比自己更認識自己,同時沒有人比自己更不認識自己。

禦人有道:對原則問題,領導者態度堅決,批評嚴厲,既顯示了領袖的人格威懾力量,又具有很大的刺激和警策力,使批評的影響持久而深遠。相反,如果領導者畏首畏尾,自己的立場和態度曖昧不明,就必然會挫傷一部分人的積極性,並失去他們的愛戴;同時,使犯錯誤的同誌也難以痛改前非,而隻能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