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反對舊時代中的迂腐,提倡科學與民主,反對愚昧與封建。我們要求展現自己的性格,推崇直率與坦誠。我們拒絕躲在角落裏哭泣憂傷或自卑,相信自己是最好的,以信心十足的微笑,朝氣蓬勃地麵對生活。我們有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傲氣,有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豪邁,有杜甫“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淩雲壯誌。我們不在雨巷中默默行進著,我們奮力奔跑,在明媚的陽光下,我們不再感歎“蓮子已成荷葉老”的哀傷,日子總是在相似卻不相同地過著,我們相信,明年的夏天,這裏會重新誕生一座天堂。“青春不適合緬懷。”
我們尋求人性的解放,喜歡自由。拒絕藍綠色大夾襖的單調,也抵製刺眼的豔紅的俗世。我們不願隨波逐流,不會盲目從眾。我們勇於創新,敢於挑戰,在激流中前進,唱出自我的旋律,踏出自己的步伐。
我們丟棄“少年強說愁”的日子,我們懂得以30度的仰角眺望遠方的那一抹淡淡的有雲彩,我們懂得釋懷。往事,是我們美好的回憶,但並不是我們眼淚的催化劑。閑雲野鶴是傳說,歸園田居是避世。我們,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要麵對現實,麵向社會。對於新時代,我們學著去適應並對它進行改造優化。
我們不是寄生在陽光下的變溫動物。黑夜,我們追求它的恬靜與心靈的祥和。黑夜,不是催眠曲,白天,也不是交響樂。一天的時光,任何一個時刻,我們一樣珍惜。我們的青春微笑著走在白天與黑夜裏。我們,像植物一樣,在白天裏努力地合成有機物,在夜色中愉快地分泌著生長素。
我們熱愛自由,但並不讓自己狂妄;我們豐富生活,卻不使它複雜。我們不像印象派畫家那樣製造自己的生活,不會把生活裝飾得像畢加索畫筆下的《格爾尼卡》那樣藝術般的淩亂。畢竟我們隻是新一代的青年,無法領略透視法的精粹。
我們——90後,是自由的信徒。我們要在屬於自己青春的路上一直向前!
6.以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校園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高二(9)班的趙靜,我今天要給大家演講的題目是:《以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校園》。
青春,是活力的代表,是年輕的象征;青春,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校園,青春之國家,青春之人類。時光飛逝如流水,充實的校園生活伴我走過了十一個春夏秋冬,它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懂得了許多道理,更主要的是,在時光的匆匆流逝中,我對校園的感情更深了,更濃了。
我的校園,你是美麗的、和諧的。當清晨第一縷陽光悄悄撒落大地,降臨校園時,我伴隨著耳邊輕輕吹過的陣陣微風,盡情地享受難於形容的愜意,舒心地背誦英文單詞,快樂的吟誦詩詞美文。在這優美的環境中,一切都顯得那麼明快,被陽光照得閃亮的窗裏,傳來琅琅的讀書聲,那是用青春和熱血鑄造的音符,那是用理想和信念譜寫的樂章。
我的校園,你是一個歡樂、幸福的大家庭。在這個和諧的家庭中,老師就像愛撫自己的孩子一樣,對我們淳淳教導。在我們的交流中,語言是一座美麗的彩虹,它架起了雨過天晴的橋梁,溝通了我們原本陌生的心,使我們變得和諧,變得融洽,歡樂更在無言中。
我的校園,你是一個不斷進取的勇者,建校50年來,是園丁們的辛勤勞作,使你多次榮獲教學質量評價的各種獎項,被評為安全文明單位,先進黨支部等;是園丁們的兢兢業業,使你從艱難困苦中一路走來,發展成今天的輝煌燦爛。同學們,若沒有老師們的風雨兼程、嘔心瀝血,怎麼會有今天這蒸蒸日上、和諧文明的李渡中學呢?怎麼會有這青春活力、朝氣蓬勃的李渡中學呢?又怎麼會有這歡聲笑語、人心所向的李渡中學呢?這一切的一切都溫暖著我,感動著我,使我對你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
我的校園,你是農村高中的樣板,是法製教育基地。你變廢虛為亮點,築起了舒適寬敞的學生公寓;你變冷清為活力,建起了新型實用的學生食堂。不僅如此,校運動場也將會以全新的麵孔呈現在我們麵前。這些都代表著農村中學的進步,代表著我們全體師生員工心血的結晶,代表著我們校園青春的活力。而青春的魅力,就是讓枯枝也能長出鮮果,讓沙漠也能化作綠洲。青春,就是一朵永開不敗的花。
我愛我的校園,我愛那明亮的教室,寬闊的操場,碧綠的草坪,我更愛我的老師和同學。在校園裏,我們放聲高歌,我們激情奔跑,我們在歡度一個五彩斑斕的青春時代。同學們,希望之光已在地平線上冉冉升起,讓我們刻苦勤奮,開拓進取,讓我們攜手共創美好人生最美麗的際遇,讓我們一起讓我們的校園永葆青春的輝煌!
謝謝大家!
二 應對挫折
1.注定一生與天爭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要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一個多災多難,但始終不肯向命運低頭,滿懷信心與老天抗爭的女孩。
十四年前,那個草長鶯飛的季節,上帝毫不留情地將病魔降到我的身上:我的右腿患了骨髓炎。不料命運借題發揮,跟我開了個無情的玩笑——醫生先錯將我的病診為骨癌,之後又誤當血癌治療。我的右腿連續做了五次大手術,小腿骨先後刮過兩次,並取出四十多塊碎骨片後,以“永遠不能站起來”“將在輪椅上過一輩子”等可怕的結論,宣告我將終身殘廢。活蹦亂跳的我癱瘓了,命運對我多麼地不公平嗬!要知道,當時我才隻有八歲。
記不清多少日子,父母上班了,姐姐上學了,孤寂的空間隻有我一個人在木床上爬來爬去,窗台放著食物,床下放著便盆……隻有到傍晚,親人都回到家,我才可以被抱到輪椅上“活動活動”。有一天,我偶然發覺,自己宛若一隻木偶,得靠人支配著生活——就是這麼個小小的發現,深深地刺痛了我的自尊心。不!我不能讓我的腿成為擺設,我要從輪椅上站起來,從輪椅上走下去!
於是,幾乎忘了什麼是行走的我,又開始像小孩那樣練習走路。可是,我失去知覺的左腿根本支撐不住身體,手一離開扶助物,身體便失去平衡,人也立刻摔倒了。一個大活人,重重地摔在水泥地上,而且還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摔倒,要說不疼,或者說我不怕疼,那是違心的——頭摔破了、胳膊摔得骨裂了,右腿已愈合的刀口摔開了……但為了能重新走路,我咬著牙默默地忍受著……
經過近兩年的拚命鍛煉,奇跡終於出現了:我從輪椅上站了起來,並且可以不用任何扶持慢慢挪動。這是我人生旅途中第一次通過自己的努力換取的收獲,我的心情是何等的激動、何等的舒暢啊!
然而,當我拖著那條不能彎曲的直腿,一瘸一拐地走出家門時,卻招致鄰居家孩子的嘲笑……到了夜晚,人們都進入夢鄉,我的內心時時不能平靜,想到命運的種種不公,委屈的淚再也忍不住便奪眶而出……殘疾人也是人,尤其我還是個孩子。我要抗爭!我要糾正殘疾人在人們心目中被扭曲的形象!
我知道要想讓他人改變對自己的看法,就要有知識、有水平、有能力,那就需要努力學習,不斷進取,完善自我,增長才幹。“蚌病成珠”說的是牡蠣的痛苦凝成了珍珠。我不奢望自己有一天能成為“珍珠”,但我企望生活得有意義。因此,我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學習上。大家知道,學習好比逆水行舟,一篙鬆勁,退之千裏。為了堅持心中那毫無怨悔的生活方式,我利用同齡人玩耍嬉戲、看電視、逛公園以及休息時間看書學習。“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懷著滿腔的壯誌豪情,終於走進了殘疾人生命的輝煌:在小學我連跳兩級,上中學後,我仍舊名列前茅。又因為我作文成績突出,在報刊上發表過百餘篇文章,並多次獲獎,所以被譽為“校園小作家”。遼寧電視台、《遼寧日報》、《婦女》雜誌等多家新聞單位對我都進行了專題報導。我沒有滿足自己,而是孜孜不倦,以更大的付出,向更高層次的目標衝刺!
就在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初中升高中考試的準備時,傳來一則我無法接受的消息:市內一些重點學校不允許我報考。原因很簡單,我身有殘疾。
我不敢相信,可又不得不去麵對現實。記得著名體操運動員李大雙說過這樣一段話:“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每一道曲折就是一次失敗。如果害怕失敗,一蹶不振,就永遠不能走出曲折,到達勝利。我覺得一個人應該先學會敗,再學會勝。勇於進取的人把失敗看作是成功的階梯;消極悲觀的人往往一蹶不振,那麼失敗就是他的墳墓。”是的,沒有人是永遠的失敗者,隻要不瞧不起自己,隻要不成為自己的心囚,在所有希望成為絕望之後,所有的絕望仍舊能夠蟬化為新的希望!
我進了一所普通高中,對此,我常常寬慰自己:活得瀟灑些,走你的路!
人生本是一次與自己較量的勇氣和精神的全然投入,有過怎樣的付出,就有怎樣的收獲。我不懈地拚搏,不僅使自己在緊張充實的生活中,找到了人生價值的堅實坐標,而且還贏得了人們的刮目相看——我被團市委評為“學雷鋒標兵”“自強自立的楷模”。麵對著這一切,我由衷地感到高興。其實,榮譽對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憑著自己的努力抗爭,嚐到了一個殘疾人自尊、自強、自信、自立的歡樂!如今,我的理想是大學的法學係,我的目標是拿到全國通用的“律師資格證”,因為在我心中有一個創辦屬於自己的律師事務所的夢……
今天,我再回首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是希望我的痛苦經曆能給同學們以警示——我願這個世界能再多一點愛心、再多一點理解、再多一點情義、再多一點體貼!
謝謝大家!
2.麵對生活,請直麵逆境
評委們、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站在這裏,此時此刻,我心中依然在不斷地鼓勵自己。為什麼?因為麵對這次比賽,我一直深感壓力與恐懼!我害怕失敗,害怕失敗後無法麵對那一雙雙期待的眼神;但是,我告訴我自己,麵對生活,我需要這樣一種心態:直麵逆境,不做生活的屈服者!
說起逆境,我們大家的思維定勢都會聯想到一些大悲大苦的故事。故事中主人公的經曆,總是常人無法想象和承受的。其實我們大家的生活並沒有多少大坎坷,大痛苦;相反,我們今天所要談的逆境,是我們大家生活中經常可以碰到的瑣事與煩惱。
有時,我們會因為與朋友的關係搞不好而發愁;有時,我們會因為感到老師、家長交給自己的任務太難,而身感壓力;還有時,我們會因為學業成績的不滿意,而哀聲連連。諸如次類的瑣事與煩惱才真正構成了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逆境。
麵對它們,我們感到痛苦,我們感到憂愁。到底該如何去獲得那一顆寧靜與祥和的心? 請隨我一起回顧我曾經的一個故事。高二的時候,我滿懷信心地參加籌辦學校舉行的“中學生健康心理”的演講,但是,在籌辦的過程中我卻遇到了以下困難:首先,這次曆時兩天、每天四小時的演講需要記憶的材料量很大,10張VCD,6本書,不僅要濃縮,還要有係統性、層次性以及趣味性;其次,我為了把宣傳工作做好,需要完成近20張海報, 50張多媒體幻燈片的製作;最後,就是那一顆恐懼演講失敗而惴惴不安、幾欲放棄的心。當時,麵對這些困難,身處逆境的我,該當如何?!
我不斷地自我激勵!首先,我努力擺正心態,去麵對這次演講的困難與壓力;同時,也考慮到演講的各種意外和後果。我克服膽怯,去迎擊那些有形和無形的障礙。在逆境麵前,我坦然得挺直了腰板!這一舉動,為我理性的分析困難,尋找對策,從而獲得演講的最終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這不難看出,在逆境麵前,我們需要一種坦然、正視的心態。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類在麵對逆境的壓力和困苦時,隻有坦然正視的心態,才會讓人做出理性的分析,正確的抉擇,從而引發潛力,化逆境為順境!
同學們,人之一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重要的是我們自己對自我的認識,對環境的理解。環境不能決定我們的命運,相反,我們自己對環境的態度,才真正決定我們的成功與失敗。
萬事需要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麵對生活中的逆境,請不要退縮!沮喪時,讓我們引亢高歌;悲傷時,讓我們開懷大笑;自卑時,讓我們換上新裝;恐懼時,讓我們勇往直前!
我親愛的朋友們,麵對生活,請直麵逆境!因為隻有這樣,我們才是生活中真正的不屈者!
3.曆經風雨才能見彩虹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曆經風雨才能見彩虹》。
生活就像一條河,生命恰似長河中的一葉小舟。在漫漫的征途中,小舟會遇到風平浪靜,也會遇到急流,有時還可能會碰到暗礁,甚至遇上暴風雨的襲擊。小舟隻有經曆重重困難後,才能到達理想的彼岸。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司馬遷忍著屈辱,用畢生的精力和心血完成了中國第一部記傳體通史——《史記》。古代著名的醫學家李時珍為了寫《本草綱目》,上山采藥,多次差點喪命,研究藥理也是嘔心瀝血,曆十七年之艱辛,終於完成了彪炳史冊的《本草綱目》。而偉大的導師馬克思,在寫《資本論》這部巨著時,竟然在他的座位上磨出了一個坑!
世界上的哪一位仁人誌士不是在磨礪中成長的呢?哪一位偉人不是曆經風雨後才見到彩虹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