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初八,逢集。
小鎮異常熱鬧,集市上女紅、畫布賣的格外快,小攤兒剛剛開張,就已經賣了一大半的貨。逢集的時候,包子鋪生意也異常火爆,小籠包子一籠又一籠,應接不暇。
集市上到處都是吆喝聲、叫賣聲、討價還價聲,好不熱鬧。
此時遠處奔來一匹紅鬃馬,毛色油亮,膘肥體壯,馬背上一個老人卻衣衫襤褸,滿身傷痕,衣服上滲透著鮮血,顯得極為狼狽。
紅鬃馬衝入人群之中,將人群打散,眾人紛紛躲避,不大的集市頓時顯得驚慌失措,眾人橫衝直撞作鳥獸散。
紅鬃馬上的老人駕馬停在包子鋪前,從懷裏摸出幾個銅板,扔進了包子鋪,隨手抄起兩籠包子再次躍上馬背,向前奔跑,像是在躲避著什麼,隻是慌亂中懷裏的包子掉出來一個,在泥濘之中滾落到了包子鋪對麵。
街邊正站著一個小痞子。
小痞子正斜靠在酒樓的門欄上看對麵包子鋪旁邊女紅店裏的女子,形形色色的女人,看的小痞子直流口水。
包子滾到小痞子腳下,小痞子撿起來剝去了包子皮上的泥濘,大口嚼了起來。再看紅鬃馬時,卻已經載著老人遠去。
馬嘶長鳴,漸行漸遠。人群剛剛恢複平靜,集市的吆喝聲音又開始熱鬧起來。此時卻從遠處又開始騷亂。
“閃開!閃開!”這次奔來的是六匹黑馬,馬背上六個人都是黑衣,頭頂帶著鬥笠。六匹馬橫衝直撞,每匹馬前至少掛了兩個人頭,看起來陰森恐怖。
行至包子鋪時,六個黑衣人勒馬經停,將包子係數卷入懷中,揚鞭催馬,揚長而去。
小痞子看的真切,卻一副幸災樂禍的樣子,站在街對麵衝包子鋪的老板說:“張胖子,我討你幾個包子吃,你吝嗇不給。現在可好,被人係數搶光了,你個銅板都沒落下。”
包子鋪的老板姓張,人稱張胖子。
張胖子搖頭歎氣,大聲吆喝著說:“就當喂了狗了,今兒初八,又是殺人的日子。這個鎮子上的人,誰沒遇見幾個亡命之徒?”
鎮子雖小,確是千裏聞名的殺人小鎮,每逢農曆二、五、八日便是集市,逢集之時,鎮子人頭攢動,百業旺盛。卻又因為小鎮在南北之中,東西之樞,往來豪客義士必經之地,自然是快意恩仇的首選寶地。
數百年來,死在殺人小鎮的英雄不計其數,漸漸成了規矩,殺人小鎮逢集之時,各路豪傑報仇雪恨,隻要能將仇家殺在小鎮之內,便了解了恩怨,不再尋仇。
之前殺人小鎮倒也安靜了一陣子,很久沒見過這種手起刀落、人頭落地的場麵了。不料今日,卻不知從哪裏來了這兩撥人,前追後趕,一個個都是你死我活的架勢。
周圍的店鋪見勢不妙,都早早關張,收拾了門臉生怕惹上血光之災。眼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被這兩撥馬隊衝的七零八落,瞬間就已經散了。沒一袋煙的功夫,小鎮上已經門可羅雀,張胖子索性將零星的兩個包子扔給小痞子做了人情。
張胖子說:“方尊,吃了這兩個包子,你也早早歇著吧,避避晦氣。我看今日這鎮子上,必定不得安寧。”
小痞子正是方尊,他從小生活在鎮子上,一個人孤苦伶仃,卻不知道自己從何而來。隻是鎮子上年紀最大的老人曾經告訴他,很久之前,有個江湖人士在路過殺人小鎮逃命之時,將一個不大的孩童留在了鎮上。老人受江湖人士之托,撫育了孩童幾年,孩童天資聰穎讀書識字倒也不錯。
孩童當時七八歲的年紀,老人死了,臨死前告訴孩童,名字是方尊,從此便在鎮子上行生活,隻是留下他的江湖人士卻再也沒有出現過。
方尊接過包子,咬了一口,衝張胖子放聲大喊:“你也太小氣了,包子餡兒太少,越做越像饅頭了!”
方尊看周圍店鋪全都關了,自己一個人無處可去,本想回到廟裏睡上一覺,隻是這張胖子的三個小籠包子實在抵不住饑餓,現在肚子都還在咕嚕咕嚕大叫,這麼回去可能也餓的無法入睡。
兩批馬隊,載著江湖豪客衝散了集市,但有一處地方確是每逢江湖豪客快意恩仇之時,生意卻是越發的興旺。
方尊想到此處,便想去那裏混個飽肚子,順便找個空子看看胭脂。
每逢小鎮殺人之時,萬業蕭條,小鎮之上人人閉戶不出,生怕沾染上血光之災。可“春園”每逢殺人之時,生意確是非常的旺盛。
“春園”是殺人小鎮的青樓,獨一無二的青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