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七章 養生小巧法(1 / 1)

春天,如果有莫名其妙的口苦,可吃小柴胡丸或衝劑;有肩膀酸痛、偏頭痛、乳房及兩脅脹痛,可選加味逍遙丸;臀部及大腿外側疼痛,可選平肝舒絡丸;腿老抽筋、愛腹瀉、經常困倦,這時可服用逍遙丸、參苓白術丸、大紅棗、山藥薏米粥,就可以肝脾平和無偏了。

夏日祛除積寒方法也很簡單,就是“內用溫熱”“外散風寒”。“內用溫熱”就是服用偏溫熱的飲食。有人說,大熱天的,再吃熱的東西,那還不得心煩氣躁。不錯,關鍵是要有個正確的服法,我們可以熱藥涼服。比如說紅糖薑湯水,本來是溫熱暖胃的,但我們在暑天服用,可以倒在塑料瓶中,然後放到冷水裏泡一下,此時,我們雖然喝的是冷飲,到胃裏的時候卻是熱藥。還有那些不出汗或出汗怕風的人,此時可用玉屏風散顆粒數袋衝成一瓶,放涼,每日當飲料頻飲,汗多可止,無汗可發,又可防風,真是一石三鳥,您不妨一試。

如果感覺肚子涼,夏天也愛吃熱的、又怕風怕冷的人,那就要吃些附子理中丸先暖暖胃。夏天藥店很少有人買此藥,怕上火,可有人本身虛寒一片,這點火投進去,恐怕馬上就會熄滅呢!

如果感覺後背涼,怕風,那就先在後背刮刮痧;刮痧的同時用熱水泡腳,再喝一碗發汗的生薑紅棗湯,或者是胡椒白蘿卜湯,寒氣是很容易排出的。

冬令進補,我們要吃些什麼呢?怕冷的朋友可以多吃些羊肉、蝦類、薑、蒜、胡椒、咖喱等溫熱的食物。羊肉、香菜、蘿卜湯的補益力最強,又美味可口,可常吃無礙。若吃肉太多,別忘了吃些大山楂丸。《黃帝內經》上說:“秋冬養陰。”這句話對於五心煩熱、陰虛火旺、口幹喜飲的人最為適宜。烏雞、鴨肉、甲魚、銀耳、百合、蓮藕等,都是最好的養陰佳品。此外中藥六味地黃丸更是養陰第一藥。進補的關鍵是要看體質,畏寒體質則補陽,虛火體質則滋陰。

脾虛最影響腸胃的消化功能,吃完飯就肚脹,喝點水也停在胃裏不動,大便總是無力下行,這樣的人,身上的贅肉軟得像一團棉花,兩腿沉重不願邁步,大白天也總想睡覺。

脾虛可用食補,最好的食物就是山藥薏米芡實粥了。胃寒可去薏米;胃熱可去芡實、山藥,換成綠豆,綠豆薏米粥,最去濕熱,對於肝旺脾虛、舌苔黃膩的人,最為對證。

如果胃寒、怕冷又脾虛的人,附子理中丸當為首選,此藥祛寒濕而養胃,扶中氣而健脾。如果吃一點東西馬上就飽脹難消,那是心髒功能虛弱,供給胃用於消化的氣血不足,此時補心就是健脾,柏子養心丸最堪此任。此藥補心又養肝,安神又通便,若總是心神不寧、氣短乏力、大便難下的人服此藥最為切當。

每日空腹多吃些小棗,既補血健脾,又益氣通便,大棗補血力強,小棗活血力強,暑日以小棗為佳。有人說喝了山藥薏米芡實粥,反而腹脹,認為自己是虛不受補,其實是因為您腹中濁氣太多,平日無力排出,而此粥補氣最快。清氣生必然驅趕濁氣,兩氣相爭,一時難出,便覺飽悶腹脹。此時喝一碗白蘿卜湯,胃寒重的可再加上點胡椒粉,自然脹隨屁解,腹中頓時暢快。此時再喝山藥薏米芡實粥,便覺順下無礙了。此外,經常按摩小腿脾經,再重點刺激公孫穴,配合內服粥藥,健脾也並非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