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3)

這是一個普通的早晨。

寒風雖然還有些料峭,但樹枝已然抽出了新芽,幾隻小鳥發出陣陣嬌啼,仿佛伸懶腰時舒服的**。普通的農舍,普通的景色,普通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

李道成坐在窗前,正在搖頭晃腦地溫著書。他看上去十五六歲,眸子像星星一樣閃亮,眉毛像利劍一般挺拔,整個人英氣勃勃,隻是稚氣未脫,看起來未免有些粉嫩。窗子外麵,一個老農坐在一堆木頭旁正在奮力劈柴,胳膊上隆起的肌肉似乎展示著無限的力量。

子曰:“克己複禮為仁……”

“哢——”

“一日克己……”

“砰——”

“天下歸……”

“哢——”

“爹!!”李道成不滿地嚷嚷了一聲,“你又影響我讀書。”

“我做我的,你讀你的,誰影響你讀書了。”老李滿不在乎,嘴上說著,手裏功夫居然也不慢,劈柴劈得熱火朝天,仔細一聽竟還有些節奏感。

李道成將手中的書一合,有些賭氣道:“我不讀了,將來我考不上,你也過不得好日子。”

老李看上去根本不以為意,一邊做著活,一邊自言自語道:“讀書……讀書當然有用,不過隻是為了科考讀書,那就沒什麼用了。”

“偏你有這許多道理。”李道成沒好氣地抱怨了一句,“我們家……過得不是苦了些嗎?”

老李沒搭話,隻是抬起頭眯著眼睛看了看天。

“近來愈來愈暖和了。”李道成似乎忘了剛剛的不快,托著下巴有些怡然。

“嗯,清明要到了。”老李低下頭繼續劈起了柴。

李道成臉上的那股怡然勁兒一下子就僵住了。

******************************

“你去鎮裏買些點心,你娘生前喜歡吃。”

“是。”

“瓜果也要……問隔壁趙叔討些吧……”

“是。”

“還有紙錢,你拿些糧食到村口婆婆那裏換吧。”

“糧食換紙錢?”

“她一個人生活蠻苦的。”

“好。還有嗎?”

“暫時就想起來這麼多。”

“那我走了。”

李道成提了糧食,嘴裏重複著老李交代的事情,匆匆出了門。

清明臨近,又到了給母親上墳的日子。他的印象裏沒有母親這個人,聽說是生他時難產死的,不過沒印象不代表不思念,他做夢都想著能見上母親一麵。然而陰陽相隔,人死不能複生,見上一麵也隻能夢中想想。

乘著老鄉的牛車一路搖搖晃晃,好久才到鎮上。不知是因為天氣轉暖還是因為清明將至,街上的人較往日多了不少。李道成提著紙錢,步履匆匆,隻想買完點心回去讀書,心裏麵也全是“之乎者也”,一不留神,竟和迎麵走來的人撞了個滿懷。

“對不住對不住。”李道成低著頭連聲道歉。

對麵的人沒有說話,隻有“呼哧呼哧”的喘氣聲甚是明顯。

李道成疑惑地抬起頭,這才發現被他撞到的竟是一個道士。這道士生著一張細長的馬臉,臉上溝壑縱橫。他身著一件髒兮兮的道袍,手裏的拂塵也黑黢黢的。此時,這道士正喘著粗氣,怔怔地看著李道成,似乎發現了什麼了不得的事情。

“您……沒事吧……”看到這道士怪異的舉動,李道成心下惴惴。

“這位小哥,你身上……有王者的霸氣啊。”那道士被李道成一問,似乎回過了神,湊上來神秘兮兮地說到。

“哈?”李道成看向這道士的眼光頓時就有些不善了。有些騙子裝成得道之士,專門哄騙愚昧迷信的鄉下人,稱其為某某轉世或者有某某麵相,小者借此騙取財物,大者為禍一方最終演化為邪教。眼前這個道士邋邋遢遢,連得道之士的樣子都懶得裝,用的還是老掉牙的套路,就連當騙子都不夠專業,李道成自然是完全不相信的。不過出門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李道成沒有揭穿那個道士,而是默默從他身邊快步走過,頭也沒回一下。說來奇怪,那道士也隻是站在原地看著李道成離開,看來連做騙子的熱情都沒有,難怪做不成好騙子。

******************************

回到家中時,老李正在做飯,李道成便將手上的東西放在了桌上,急匆匆地讀書去了。他並不喜歡讀書,就像這世上大部分的人一樣,然而他之所以如此熱衷於讀書學習,還是因為這是他改變貧寒、讓父親過上好日子的唯一方法。他自幼喪母,父親一個人將他拉扯大,十幾年的艱辛他全看在眼裏。正因為如此,他才想要給父親更好的生活。然而平時讀書十分認真的他,這次攤開書本沒多長時間,就有點看不下去了,剛剛在街上碰到的騙子讓他心裏很是別扭,有如橫了一根刺一般。他需要找一個人分享一下他的經曆,顯然這個人隻能是老李了。於是,李道成捧著本《孟子》走到了正在一個人添著柴看著鍋的老李身邊。

“怎麼了?”老李頭也不抬地問到。

“今兒個在街上碰到了一個騙子。”

“沒被騙走什麼吧。”

“沒。不過那冒牌道士居然說我身上有什麼‘王者的霸氣’,真以為我是那些愚昧無知的村夫麼。”

“王者的霸氣”五字一出,老李手中的活計突然停了下來。“有……什麼……”

“王者的……霸氣。”

“沒聽錯?”

李道成疑惑地看了老李一眼:“爹,你怎麼了,古古怪怪的。”

“沒什麼。”老李頗有些不自然地說道。

“大概是被嚇到了吧。這什麼‘王者’啥啥的,聽起來是有些大逆不道。怪不得我心裏這麼不舒服。”李道成看著埋頭做飯一言不發的老李想著,“我還是別在這兒礙事了。”

想到這兒,李道成嘴裏念著書,踱步走開了。

“當是時也,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他的聲音漸漸遠去。

但他不知道的是,低著頭讓人看不清表情的老李,臉上早已爬滿了淚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