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浩浩蕩蕩來到天宮。入兜率宮。參拜玉帝、如來、彌勒、三清、觀音。“哈!哈!哈!”玉帝笑道:“你六人初出茅廬第一功,片刻的時間竟然生擒了弑神。你六人如有所求,朕無所不允。”
六人道:“為君分憂,不求封賞!”
玉帝道:“好!朕這裏暫且記下,你六人本領高強,待日後再建奇功朕再一並封賞。”
此刻弑神正怒目玉帝。每一個弑神都天生對玉帝帶有強烈的恨意。孫界早料到此節。是以對弑神也已神功封口。弑神心中有恨,無奈法力被封,口不能言。縱然如此,眾人還是能感覺到她殺氣淩烈。
孫界看了弑神一眼,上前道:“陛下,我、、、臣得知弑神之害,乃是由於天地間殺伐之氣所彙,哀怨之氣所聚。死之不絕,故而臣鬥膽帶其殘軀上殿。臣猜想可尋一仙山聖地將其囚禁,以神兵封六神,仙器穿琵琶,再以大仙名將守之。可絕後患,微愚之見,望陛下點撥。”
“阿彌陀佛!”如來佛祖見弑神滿身鮮血,滿臉狼狽。又見弑神始終為一女子。不由的心下憐憫。如來道:“六位禦史擒殺手段倒是略為殘暴。”
“佛祖!懲惡即是揚善!”莫銀鳳快人快語。莫銀鳳生性耿直,其實已犯忌諱。天庭四人,靈山三人,界使六人。皆以如來、玉帝、孫界為首。如來這話其實也是見孫界話語中不帶慈悲、不懷憐憫,知此人對三界極為重要,故以言語佐之。不想被莫銀風截去話頭。
如來道:“何為惡?何為懲惡?假若說弑神傷人肢體,取人性命即為惡。那六位禦史擒拿弑神時。是否也心想傷她肢體,取她性命。六位禦史如此行徑倒與弑神無異,那六位到底是懲惡還是行惡?”
莫銀風一時無言以對。孫界心中也是十分不服,略微思索便道:“佛祖!受弑神所害皆為善良無辜之人,是以弑神所為即為行惡,我等所擒為惡之徒便為懲惡。”
“阿界!”彌勒佛見孫界言語莽撞出言開導:“可還記得多年前你曾與一隻白兔嬉戲,故意斷了它一條右腿?”
孫界道:“徒兒記得,後來得二師傅教誨,徒兒也替它接骨治傷。”
彌勒道:“你可承認這是你所犯知錯?”
孫界道:“徒兒承認!”
彌勒道:“假若白兔為弑神殺傷良善之人,那麼你也是弑神!你得到了原諒,為什麼另一位弑神不能?”
這兩句話如同一聲響鼓在孫界腦中“嗵!”的一聲敲響。不由的思緒一片混亂!“我也是弑神!為什麼另外一個弑神不能得到幫助!我沒有得到絲毫懲罰,她卻遍體鱗傷!、、、。”才知如來話有玄機,當即道:“小子無知,還請佛祖細說佛法。”
如來見孫界一參便透,不由的心下欣慰:“我佛家說眾生平等,白兔有命、螻蟻有命、善人有命、惡人有命。你可救白兔、可救螻蟻、可救善人、惡人也可以救,弑神也可以救。生命不可隨意毀傷,六位禦史以後禦史之前可先想此人是否非死不可?是否可教可救?我等遇惡,不能一味懲惡,可先思救惡!”
眾人聽罷,不由回想自身。又歎如來心胸善念之廣。就連弑神也為之一怔。眾人皆道:“佛祖善言,我等受教!”
玉帝道:“大師善言!然弑神生死事關重大!實屬不能救呀!”
如來道:“阿彌陀佛!老僧剛才一番話,全是為引導六位禦史心中善念。還請玉帝吩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