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獨苗(1 / 3)

《萊頓東方的勝利,英格蘭足球的勝利!》

萊頓東方主場二比零擊敗斯特拉斯堡之後,英格蘭媒體揚眉吐氣,各種標題層出不窮,最高大的就是上麵那個標題,當蕭明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差點把嘴裏的一口牛奶噴出來。

太強大了。

蕭明在心裏想,有時候英格蘭媒體和中國媒體還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雖然不管是前世還是後世蕭明都沒有在中國生活過,可是卻並不妨礙他了解中國的環境,英國媒體和中國媒體一樣,很容易就將足球比賽拔高到民族和國家的榮譽上麵,而兩國的足總足協都是國家機構,相似點太多了,唯一的區別就是英超確實搞得好,而中超就是個大笑話。

不過這篇報道說得也有點道理,這場比賽的勝利,確實是英格蘭式的勝利。

在這場比賽中,蕭明將英格蘭足球的長處發揮到了極致,強橫的中場攔截和身體對抗讓斯特拉斯堡的技術優勢沒辦法發揮出來,實際上萊頓東方不少球員的技術並不比斯特拉斯堡差,可是斯特拉斯堡大部分球員的身體素質都沒有萊頓東方的球員們出色,蕭明正是利用了這一點,盡管萊頓東方的身體素質不算是特長,可是卻是斯特拉斯堡的弱項,攻擊對手明顯弱於自己的地方,這就是最好的戰術。

不過也不是沒有人提出質疑,《衛報》的體育版就刊登了一篇文章,認為萊頓東方的勝利固然是英格蘭足球的勝利,卻是一種英格蘭足球的悲哀——“萊頓東方取得了聯盟杯第二輪的勝利,可喜可賀,可是我們卻看到了一支和絕大部分英甲球隊完全沒有任何區別的球隊,攪拌機一樣的中場,不惜體能的奔跑,長傳衝吊之後的反擊……不可否認這種戰術是英格蘭足球的傳統,但是在上個賽季,我們看到的卻是一支經常能夠打出精妙配合進攻的萊頓東方,包括在聯賽杯中那一係列的神奇表演。實際上在本賽季初期萊頓東方並沒有變化,可是在英甲殘酷的環境下,他們開始變得和其他英甲球隊一樣。如果英格蘭聯賽中技術流的球隊走得如此艱難,哪怕也許我們的聯賽永遠也不能融入技術元素。”

這篇報道被淹沒在了浩如煙海的誇獎中,蕭明卻注意到了這篇文章。

“這個記者的眼光不錯。”一天訓練的時候蕭明笑著對麥克唐納說:“隻不過他還沒有看到更深層次的東西。”

“我倒是有些奇怪,你是什麼流派的?”麥克唐納問出了一個憋了很久的問題:“我注意到你並沒有一套固定的打法,平時的訓練中你也沒有弄出什麼讓球員們習慣的東西,反而是在某些比賽中大舉進攻,在某些比賽中卻又堅持貫徹防守反擊……”

“教練就必須要給自己貼上一個某流派的標簽嗎?”蕭明好笑的看著麥克唐納:“如果防守能夠獲得勝利,我會選擇防守,如果進攻能夠獲得勝利,我同樣會選擇進攻……別忘記了,我是個門外漢,我隻知道率領球隊一場一場的去獲得勝利,而不是把自己的戰術流派看得比勝利還要重要。那是一種堂吉訶德式的行為,現代足球就是為了獲得勝利。”

說到這裏,蕭明就想起了後世的一些著名教練,卡佩羅在羅馬打得全意大利最令人賞心悅目的進攻足球,來到尤文圖斯和皇馬之後卻拋出了“控球無用論”;穆裏尼奧在波爾圖打四五一,在切爾西打四三三,在國際米蘭打四二一三或者四三二一;弗格森一開始強調中場,後來以C羅為核心,最後以魯尼為核心;溫格倒是一如既往的堅持技術流的打法,可是他的球隊的核心先是維埃拉和博格坎普,然後是亨利,最後是法布雷加斯……

這些著名教練誰能說出他們是什麼流派的?他們不像老一輩的名帥那樣特點鮮明,因為世界足壇的潮流就是融合的趨勢,就象拉丁派球隊也會擁有嚴明的紀律和出色的防守,歐洲球隊也會擁有華麗進攻技術一樣。

巴塞羅那可以說是全世界最有自身特點的一支球隊,可是他們的特點與其說是教練帶來的,不如說是整個龐大的巴塞羅那青訓係統帶來的,或者說是他們身後的教父克魯伊夫帶來的,在巴塞羅那取得好成績的教練與其說是靠自己的努力成功,不如說是他們順應了巴塞羅那的特點和傳統才取得了成功,這是一個奇跡,不可複製的奇跡。

“什麼年代了,早就不是劍宗氣宗爭得你死我活的年代了!以氣禦劍才是王道,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嘛。”

心裏這樣想著,蕭明卻沒有說出來,隻是對麥克唐納說:“現在我們要的是什麼?是不斷的勝利!而不是什麼建立球隊的傳統,巴西隊就非要用控球戰術,英格蘭隊就非要長傳衝吊……戰術不是固定的,勝利才是最後的追求。”

**********************************************